mhymark 发表于 2011-4-10 08:36 
折腾不折腾的,有意思不?
我只知道,1992还是1993年,董藩的事迹就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中国青年报号召全国大学生:走董藩之路
董藩走的是实践调查之路,人家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开始在全国进行社会调查,大二就已经提出西部大开发的一些建议了。积极地入世,走的路子是对策经济学家一派,我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
说他没资格评教授的,先看看他都做了哪些成果,是不是只有那些论文,还有哪些课题?
董藩当副教授,是在1993年,那时他26岁,是东北财经大学的副教授,因为在东北财大按资排辈,评教授遥遥无期,一气之下才去了大连民族学院,在那里评上了教授,其实他如果在东财多呆上几年,教授也是迟早的事情。
都拿董藩教授的论文期刊档次说事情,殊不知董藩教授已经过了要靠论文灌水的阶段了,从来是没有垃圾期刊,只有垃圾论文,发论文讲究的是是不是言之有物,用张五常的话说:全世界经济学论文99%不发表,人类不会有任何损失。
政策建议性的怎么了?最起码人家能够影响到决策层做决策,不像某些人,论文级别倒是很高,可是都是孤芳自赏,到老对世界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经济学本来讲的就是经邦济世,学以致用的
有些人嫉妒,是因为他没有达到那么大的影响力,没有成为主流,等到他进入主流,你看他是不是比谁都趋之若鹜?
赞同这哥们的观点!评价一个人不能看他的个性和表面的东西。要客观地评价。董藩的个性很强,应当理解。一味地拿学术做文章,确实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他像别的导师一样,逼着学生挂他的名字,发在国内看作是顶尖的期刊,否则毕业不了。那么他的成果恐怕不是这么这样的。还有,看这些早期成名的人物,要看早期的文章。一些人成名后就不怎么搞研究了。就像这哥们说的,董藩走的不是学术的道路,也许最近的文章是为了学校的研究而完成的呢。
还有,国内的学术,那还叫学术吗?不理解。
为什么现在的人只看到别人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呢。别人怎么有个性是别人的事,忙好自己的就是了。
虽然我也不喜欢董藩董老师这样张狂,哈哈。但是毕竟他是前辈,曾经风靡一时过。还是要尊重的,而不能想楼主这样的鄙视人。
做人要厚道,人品最重要。说别人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怎么样。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垃圾人很多,只要不符合自己的观点,就张口说不是。你能不能想想别的什么事情?你能不能做到一笑而过。
声明,我也是最近两天才知道董藩这个人,但是,我尊重他。我不赞同他观点,但是我理解和原谅。每个人做事风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