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1863 0
2021-08-30
关于共同富裕的一些问题
~如何衡量的问题归纳
2021.8.30

1、用基尼系数衡量宏观状况是否合理的问题。
(1.1基尼系数到底多大较合理,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是否应该有不同的基尼系数标准~库兹圼茨探讨过?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后,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是否一定导致人均收入增长放缓甚至滑坡呢?
1.2较高的人均收入与较低的基尼系数,是否就是共同富裕了呢~这样的社会是否有阶层固化、少数最低收入阶层平均寿命远低于平均水平呢?
1.3与此相关还一个指标:最富裕的5%人口占总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越大是否越不共同富裕呢?到底多大比较好呢?)
2、收入差距、消费支出差距或拥有的财产存量差距这三个指标中,哪一个更合适度量共同富裕的程度呢?
(2.1如果消费支出差距小于收入差距,这里的成因有转移收入或收入再分配,也有资本积累或储蓄积累,后者是用于经济学上的“迂回生产”的~即提高未来财富增长力的,那么,前者即转移收入的再分配应该多大比例~比如个税设计、什么方式合适~这也涉及税种的设计~呢?
2.2如果财产存量差距大于收入差距,是否一定会扩大收入差距呢、大多少合适?财产存量中又有土地、房产、耐用消费品、资本设备股权、国债等债券~可取息、有交易市场的知识产权与各类资质证书~有的人把证书放到某单位就能拿钱~等等,财产存量差距扩大是其中哪些因素导致的、什么样的财产结构性差距较合理呢?
2.3财产差距的度量会碰到财产价值的度量以及产权完整性的界定问题,财产权利的界定与财产的交易市场的发育程度等都会影响财产的价值及其变现能力,因此,用财产差距度量共同富裕程度,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不能忽视这个指标的度量意义。)
3、初次分配的收入差距扩大,到底是工资收入差距扩大、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或权力性收入差距(如国际、户籍、单位编制等身份差异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如以前的倒爷拿“条子”赚官价与市场价差价的现象。)扩大导致的,三个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各自“贡献比例”多大呢、各自“贡献比重”多大较合适呢~这应该是衡量共同富裕程度的核心问题吧?
(3.1如何核算初次分配收入差距?
3.2初次分配收入差距与再分配甚至三次分配后最终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如何看待,二者的比例控制在多大比例上合适呢?)
4、城乡收入差距、区际收入差距指标怎么使用才能算是评价共同富裕的合理指标呢?
(4.1由于区际人均收入差距与各地劳动生产率、产业的劳动密集度、产业的区位集聚发展必要性大小以及各地主导产业的收入弹性不同~区位分工因素~不一样等等因素有关,因此,使用区际收入差距在衡量共同富裕程度时要如何考量这些因素呢?
4.2在衡量区际收入差距时必须考量一些隐形收入,例如,农村的自给自足消费,未工业化地区的自然生态效益,闲暇时间的多少,等等;当然,也应考虑隐形风险,例如未暴露的延迟发作职业病,抗击自然灾害导致生命财产安全风险的公共设施条件,等等。)
总之,如何度量共同富裕程度的问题,是讨论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