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3199 24
2011-04-10
  【题外】西方列强在利比亚任命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学家作为反卡扎菲**的反对派**的“总理”。利比亚面积大过中国的新疆,而人口只有区区五百多万,如果说欧美社会对这个荒无人烟的沙漠国度的兴趣不在其石油资源上,而是为保障几个游牧民的民权就不惜血本地大动干戈,鬼才相信。

  【正传】经济学家历来热衷讨论**的职能这个话题,但是,就是对自身的职能不太清楚或者是故作胡涂。他们可以开列长长的**职能清单,但是却懒得讨论所推崇的自由经济制度自身的适用领域是什么这个话题。
  
  自由经济秩序的首条法则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由于私有权的被尊重,掌握在私人手中的资本便具有了自由的秉性。如果资本不能够在其所有者意志的支配下自由地流动,那么私有权就谈不上被尊重了,就不成其自由经济秩序了。
  资本的流动只是手段,目的是逐利,因此,资本的自由流动就是逐利的行为的合理性被认可,这当然不存在任何法理上的问题。但是,这种逐利势力的自由的结果就是众所周知的“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不可能相信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法则之下会持久地存在利润高地,任何利润高低都会被蜂拥而至的资本所夷为平地。
  由于资本获得了自由流动权利,由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所以,在推行自由经济秩序的国家里,无一例外地要反对垄断,因为垄断违背了上述两个(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原则。
  资本的运动,其实不过就是资本家的行为的表现。资本家是人,人的行为的法则就是“欲望+可能性=行为必然性”。逐利的欲望的存在毋庸置疑,加之逐利的无阻挡,结果当然就是逐利行为的必然发生。
  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反过来说就是不等量资本获取不等量利润。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原本人人具有等量资本,即所谓的禀赋等同,则不难得出自由经济秩序一定导致人人均富的结果。
  但是可惜的是,禀赋并非人人等同。即使是人为地创造出一个禀赋相同的经济“零点”,也会由于对财富的驾驭能力的不同而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同。
  例如土改。土改可以让农民人人拥有一份面积相等、甚至等级相同的土地,但是这种土改却无法使得每块土地上的人具有相同的耕种技能,或者即使培养出相同的农技也不能够培养出相同的农耕兴趣与热情。
  有人不惜自欺欺人地鼓吹自由经济秩序可以导致人人均富的结果,全然无视实现自由经济制度的国家里已经存在并不断恶化的贫富差距。显然,他们首先尊重的是资本的自由流动原则,当然,他们也未必不懂得在资本自由流动原则之下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但是,他们却有意无意地规避了禀赋的天然不平等性。
  只要认识到禀赋的天然不同的存在,就一定无法得出自由经济秩序可以导致人人均富的结果这个结论。禀赋,广义上就是一种资本,如果在禀赋不同的前提之下得到了人人均富的结果,就等于是不同的资本获取了等量的利润,或者说小资本获取了大利润,这就与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完全背道而驰了。如果小资本可以获取大利润而不被可以自由逐利的大资本所瓜分,进而资本的自由流动原则也不复存在了。
  以上浅析归结起来就是:
  资本的自由流动原则+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禀赋差异=贫富分化。

  【多言】均富,是建立在人头基数之上的一种公平。公平,历来都是**的职责,而不是市场的职责,市场,是人类社会为无法克服的逐利之本能开放的一个释放场地,它只有本性的释放而没有什么责任可言。
  也就是说,如果**将社会公平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就不能推行自由市场秩序,因为这个制度自身会导致与社会公平相悖的结果——贫富分化。当然,如果**将社会公平放在了“兼顾”的地位上,这样就可以大张旗鼓地推行自由经济制度了。

  在闭幕不久的两会上,“民生”话题被代表们热议,十二五的方针中也表现出以民生为要务的特点,调低了GDP指标,淡化了GDP崇拜,说明“公平”已经从“兼顾”的地位上向本来位置上的回归。
  **职能向保障社会公平回归,会不会阻碍自由经济制度的建立?会不会扼杀自由经济秩序?如何保障私有权的合理存在?
  不必担忧。因为如上论证当中所指出的,在自由经济制度之下,贫富分化结果的产生完全是自发的,是自由经济秩序机制本身所决定的,根本无须外力推动。
  如此一来,如果“公平”的原则得以在**职能清单中立足,那么,**不仅仅是不要推动自由市场秩序的建立,恰恰相反,而是要限制自由经济制度的自发扩张。私有者逐利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本自由流动的欲望是无限的,它不仅仅在人们的选择性需求领域所向披靡,而且具有向非选择性的民生领域侵入的无限冲动,而这种冲动带来的结果就是对民生的侵蚀。**就是要限制自由经济制度在民生领域的扩张。
  归结起来,对于自由经济秩序来说,**要采用“一放一堵,堵放结合”的方针,放的是在民众的选择性需求(非必要需求、弹性需求)领域,堵的是在民众的非选择性需求(必要需求、刚性需求)领域。
  放,只是准许,而不是鼓励。经济具有自我发展的本能。鼓励,对于本已具有扩张冲动的私有欲望来说,是多此一举,是火上浇油,结果往往是助纣为虐。
  只有当**的方针从“发展经济”转变到“保障民生”之上时,**才算是“在其位谋其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1 18:49: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1:18:06
共同富裕决不是均富,公平仅指起点上的平等而没有结果的平均。你来一放一堵的,就没有了自由市场经济。不是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而是我们不得不走这条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05:13
李文力 发表于 2011-4-12 21:18
共同富裕决不是均富,公平仅指起点上的平等而没有结果的平均。你来一放一堵的,就没有了自由市场经济。不是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而是我们不得不走这条路。
一堵一放,放的是市场经济适用的领域,堵的是其向不适用的领域的侵蚀。你说一堵一放就没有了市场经济,难道你认为市场经济和民生不能两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35:56
市场经济排斥集权体制,没有了集权体制,你如何去堵?经济活动是客观事物,有其内在联系和必然要求,不是适合我的就要,不适合我的就堵。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社会消费,只有服务民生,市场经济才能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要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上解决部分贫富差距问题,再通过启动国家福利功能和规范社会救助体系来扶贫济困。要解决民生,只能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2 22:50:11
李文力 发表于 2011-4-12 22:35
市场经济排斥集权体制,没有了集权体制,你如何去堵?经济活动是客观事物,有其内在联系和必然要求,不是适合我的就要,不适合我的就堵。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社会消费,只有服务民生,市场经济才能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要从规范市场经济行为上解决部分贫富差距问题,再通过启动国家福利功能和规范社会救助体系来扶贫济困。要解决民生,只能是这样。
民生是非选择性需求,市场是处理选择性需求的。
市场经济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是本能,本能促使它向一切领域侵蚀,包括民生领域。它是在侵蚀民生,而不是服务民生。
国家的保障民生功能是本来就应该有的,是**已成立就应该肩负的责任,也是**立足的基点,而不是到了什么时候再去启动的功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