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一位大师的著作时看到类似的内容(基本意思是,有个现象他用他本人以前的知识结构很难解释,就放下了。然后去做别。很偶然的,他想起了他对某个批注做的解释(当时他因未遭遇真实情景从而对批注有误解,但这个批注却很好的解释当前现象)于是,他也豁然开朗,一通百通。)。我的感受就是,由现象(或问题)到解释(或答案)这之间是需要有个完美演绎的,而这种演绎就是一种方法。你可以遇到不同的现象、问题,但有时候其本质是相通的,也就是演绎的方法是相通的。之所以久思之下难以解决,换做他事而灵感忽至,关于其中的演绎方法你理解的通透了。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无论时代、民族、肤色、职业……人经历足够的生活之后,他们的那种人生的感悟、态度是极其类似。原因似乎大概就是,从生到死是一个现象,而每个人在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演绎这个过程,无论精彩与否,最终皆明其理(所谓达到共同 的抽象本质)。这也能解释,只要你在某领域非常出色,那么你涉足任何其他领域时也会变得相当容易。
回头再论,楼主那个=1的问题。一般人在看到那个数学表达式之后的反应就是:等号左边的数字相减=1.看到答案反思一下,当时把我锁住的是:这是个数的加减运算,但是我绝没有想到里边的数字是怎么来的,而数字也可以做做文章。而为什么它把我锁住呢?很简单,我对数学运算符号没有理解通透。如果非要给这个题目找个理论指导,我想应该就是《量子理论了》。与这个题目非常之类似的思维联系题目是“十二个乒乓球的问题——可百度问题及答案”这个问题如果可以突破常规思维,事实上可以称两次,即可找到异常重量的小球(答案本人空间里有的)
6# magic/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