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283 7
2011-04-11
钻石的用处极小但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在经济学中这被称为钻石与水悖论,即the Diamond-Water Paradox,也就是Paradox of Value(价值悖论)。

传统上认为,亚当•斯密(Adam Smith)首先提出了这个悖论。他在《国富论》中提到: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对此,他的解释是价值有两种意义:一种称作使用价值(value in use),另一种被称作交换价值(value in exchange)。使用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交换价值;反之,交换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使用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使用价值(The things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us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no value in exchange; and on the contrary, those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exchang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no value in use)。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对于一个想要获取这样东西的人来说,事物的真正价格,在于获取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劳动和努力(The real price of every thing, what every thing really costs to the man who wants to acquire it, is the toil and trouble of acquiring it)。这既是亚当•斯密用以解决这个悖论的理论,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

随着经济学的深入发展,在这个问题的解释上,劳动价值论逐渐被边际效用论(theory of marginal utility)所取代。

边际效用论是建立在主观价值论(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的基础上的,主要观点是: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之价格,既不是取决于劳动价值论所说的生产所需的劳动,亦不是其自身有多少功用(即商品的效用)。相较之下,决定商品价格的,应该是商品的边际效用(its price is determined by its 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商品对个人最小将起到多少作用。

边际效用的论证如下:

个人购买商品,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必然的,他会选择最迫切的需求来得以满足。庞巴维克(Eugen von Böhm-Bawerk)曾用一个农民有五袋谷子的例子来解释过这一理论。第一袋谷子,他会用来做面包吃以保持生存。第二袋,他依然会用来做面包吃,不过这次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壮,更适宜农作。第三袋,他会用来喂养他的牲畜。第四袋,他会用来酿造威士忌。第五袋,用来喂鸽子。如果此时有一袋谷子被偷,他不会把所有的五个活动所使用的谷子的量都减少五分之一,相反,他会停止喂鸽子。如果他把最后一袋给卖了,不去喂鸽子,那他最后一项生产活动是酿造威士忌,因此第四袋谷子的价值就等同于威士忌的价值。只有当他丢了四袋谷子的情况下,他才会吃得少一些。这就是他的谷子的最大效用。最后一袋谷子的价值就相当于他的生命。

用边际效用论来解释钻石与水悖论则必须意识到,关键的并不是整体的钻石或者水是否有用,而是每一单位的钻石或水起到多少作用(it is not the total usefulness of diamonds or water that matters, but the usefulness of each unit of water or diamonds)。的确,水对整个人类的效用是无穷大的,因为人们需要水来生存。但是由于水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水的边际效益也就十分的低。换句话说,每一单位水的增量对于人类起到的作用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人们而言,随着水的总量的增加,特定单位水的增长变得无足轻重。

但是,钻石的供给量十分的低。钻石的低供给量使得每一单位钻石所起到的效用要远高于一单位的水。因此,钻石对于人们而言就十分珍贵。那些想要得到钻石的人便乐于付出远高于水的价钱来获取它们,出售钻石的人也开出了远高于水的价格。

在中国的谚语中,钻石与水悖论被精辟地解释为“物以稀为贵”。这句谚语之所以有道理,在于“稀”的物品的边际效用高。商品的数量越多,它的最后一单位的相对购买愿望越小。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分配收入的方式是使一切物品的每单位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人们也是根据这一原则来把收入分配于水和钻石上的:钻石的边际效用高,水的边际效用低,只有用钻石的高价格除以其高边际效用,用水的低价格除以其低边际效用,用于钻石和水的每单位支出的边际效用才能相等。所以,钻石价格高,水的价格低是合理的。或者说,人们愿为边际效用高的钻石支付高价格,为边际效用低的水支付低价格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边际效用论是主要从消费者选择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价值理论。同样,在沙漠地区,由于水的稀缺性,导致水的边际效用变大,此时,水的价值便超过钻石了,因为这几滴水相当于生命的价值。

后记:文章虽未能将主观效用论完全加以贯彻,但瑕不掩瑜,仍非常值得一看,尤其对于打算深入理解边际效用概念的人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1 16:53:32
事实上这个悖论其实并不成立。
这个悖论描述的是钻石的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水的用处很大但却便宜,真实这样么?

说这是悖论其实是陷入了斯密、马克思这些人的思维局限,以及他们对于价值定义的局限,。
价值即可以满足需要的能力,不仅仅包括吃喝这些内容,还包括满足装饰、满足交换、收藏等等的用途,是这些用途的综合。

如果把钻石的用处限于吃喝,那么确实一文不值,问题是钻石的价值不仅仅是吃喝,重要的是装饰和交换,以及其他的用途,这些是水不具备的。
    因此综合用途之后的价值就是钻石大大高于水,价值高的就贵,这没什么可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1 16:53:37
LZ能够把这两个联想到一块去,挺厉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0 22:15:47
解释得好详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1 01:31:50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1-4-11 16:53
事实上这个悖论其实并不成立。
这个悖论描述的是钻石的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水的用处很大但却便宜,真实这 ...
你要把效用转到价格上去,还是需要边际的。价格比等于边际效用的比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3-31 02:09:04
明显没系统学过经济学,不做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