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经济学的话,34岁问题不大.关键看你4年时间能学到什么程度.其实呢,有机会还不如出国读.
2.mba训练可能不行,但现在包括上财,王亚南,其实都是在向欧美phd方向转,有没有受过特别严格的训练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不过你有了家庭,恐怕读起来很吃力.
3.学术这个东西本身是非常保守的,学术这两个字就带着学究气.你以后就算进了所谓的学术圈,也并不会比你现在过的更自由.水平越低的圈子越保守.而且收入和前途未必有你现在的工作好.更不能保证你不用拍马屁搞关系.
4.做研究也是一项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能代替生活.一个人想活的幸福,做选择时永远都要把家庭放在中心.当然,你经过多年工作可能发现自己内心有着对学术真实的渴求,但个人认为这种渴求不能代替对幸福和让家人幸福的渴求.
5.学经济最重要的是英语和数学.中级宏微观没必要提前学到多好. 其实直接学高级问题不是很大,学好数学,多刻苦点,多读点参考书,特别是文献,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去浙大旁听还不如去MIT的OCW.
6.经济学这东西,个人认为,学起来完全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当然,很多人真的喜欢这个学科. 但经济和经济学不是一回事.如果你对经济有兴趣,自学到到中级水平,然后学点金融,投资,就足够了.开始学经济学是最有意思的.读到博士,如果兴趣不减,那一般都是对学科的兴趣,和经济现实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