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51 8
2011-04-14
国务院表态“不放松” 楼市调控加码预期再度升温
  正在经历成交冰点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政策的继续加码。
  “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13日晚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这一总结,显示决策层对当前调控效果并不满意。会议称,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同时,在加大保障房供应方面,会议表示“这一手也不能放松”。

    值得注意的是,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近日也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有分析对 《每日记者新闻》记者认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未来3~6个月,如果市场仍然难以出现积极变化,不排除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
  而在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便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房地产价格可能出现急速回落,并影响到实体经济。
  政策加码预期再起
  昨日晚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其中,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努力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
  保障房方面,会议强调,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
  截至今年4月,楼市调控已经到了强化执行的关键阶段。从4月上旬开始,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12日,带领督查组对浙江楼市进行调研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表示,中央认为,以城市住房为主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全局,必须在控制通胀的同时下决心解决好房价问题。
  这一表态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调控房价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在中央的强力监督下,政策执行将得到保证,未来热点城市房价下降压力很大。
  事实上,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楼市督查的启动,被很多分析人士解读为,中央不希望楼市调控政策的效果落空,重蹈此前的“覆辙”。
  自去年4月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三轮楼市调控政策,力度空前严厉,但市场仍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9.9%,土地出让金收入则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元。这被普遍认为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所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昨日表示,从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内容看,总体上属于重申和强调,但值得关注的是“调控不放松”的表述,也即如果未来3~6个月效果不好,政策可能继续加码。
  国际机构警示泡沫
  除国内高层的重视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也注意到中国的潜在危机。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称,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可能正在形成信贷和资产泡沫,最终或将破裂。
  不少业内人士将其解读为,如果楼市调控不能继续深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崩溃的风险,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
  事实上,对于本轮房价的急速上涨,一个主流的观点便认为,流动性过剩是推涨楼市泡沫的主因。去年以来,尽管国内银行信贷一再收缩,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海外资本仍积极投入国内楼市,私募基金投资楼市的规模也并未缩小,当前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流仍然充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尽管增幅有所回落,但资金来源仍然相对充裕。
  今年1月,随着“限购令”领衔的“新国八条”出台,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今年3月,京沪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市场成交量同比大幅萎缩,土地市场也相对低迷,房价松动的迹象已十分明显。
  杨红旭认为,未来几个月,开发商的资金面将会进一步趋紧,被迫进行促销的房企会越来越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价松动的前提下,调控效果的显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供应的补位。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除加大保障房建设规模外,“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这一手也不能放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4 09:13:52
一季度经济增长局面的乐观,或将促使决策层对二季度的紧缩政策更加坚定。

  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分析了一季度经济形势,并从7个方面部署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工作。其中,货币问题、稳定物价和房地产调控属于重中之重。

  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的通胀问题尚未见缓解,外界纷纷预测3月份CPI将突破5%。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国务院在部署未来几个月经济工作时,尤其强调稳定物价,抗通胀仍将成为二季度经济主线。

  警示通胀风险

  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一位接近宏观调控部门的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一季度经济增长局面仍较乐观,具体增幅将高于9%。从三大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表现出积极的拉动作用;外需增长也较为稳定。

  会议同时警示,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新变数。

  国内方面,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是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然面临较大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是输入型的,国际上大宗商品,比如粮食、石油等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物价走势。

  千方百计稳物价

  国务院下一阶段工作的7项部署中,3项直接与稳定物价、抗击通胀有关。会议要求,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第一条是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要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二条明确指出下一阶段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强调“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会议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部署,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国际国内物价上涨压力,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

  农产品生产和供应被列在第四条。会议指出,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搞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通胀上升趋势可能在二季度延续。通胀拐点或在下半年出现,但央行紧缩政策的有效性将是决定下半年走势的关键。

  二季度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面对紧迫的通胀局势,本月初发改委以“约谈”形式劝阻以日化、白酒等行业为代表的消费品涨价,众多分析认为,除行政手段外,央行很有可能动用利率这一有效工具阻击通胀,二季度加息是大概率事件。

  从常务会议内容看,决策层也认可这一观点。

  在未来几个月“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项中,会议指出,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社会融资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既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合理需求。

  中金公司认为,“未来几个月央行再提高基准利率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同时加快汇率升值以应对输入型通胀。”

  该公司最新报告指出,**已将未来5年的CPI目标中枢调整至4%,反映在政策上,就意味着1年期定存利率的长期目标应该在4%左右,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负利率。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告诉记者,在3~7月份通胀都维持在高点的背景下,央行的加息“靴子”很有可能在5月或者6月落地。

  “为抑制通胀,上半年至少还需要加息一次,因为下半年通胀压力相对缓和,加息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祝宝良表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09:17:17
希望不再忽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09:22:31
中国现在的任何问题,深究下去,都是个政治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10:43:36
一场戏演了快10年了,都要落幕了,也换个剧本好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4 10:57:25
房价问题那么多人在研究,那么多政策在实施,结果又几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