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角 2011-04-13 20:33:40 阅读1 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url=]订阅[/url]
本文引用自海军航空兵
《银子!银子!银子!近几年见过的最犀利的一篇文章》
1从月亮的眼泪说起
买东西买贵了,或者丢了一笔钱,作为中国人的你,通常会喊一句“我的银子啊!”
基于这句话,你就应该知道,银子,也就是白银,一定在中国充当过“钱”的地位。
实际上,不仅仅在中国,而且是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中,白银一开始就充当了货币的角色,而且长期充当货币。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Lydia),他们用“白色的金子”铸造钱币,这种“白色的金子”恰恰就是天然的金银合金。
时至今日,在50多种语言中,白银依然与“钱”都是同义词。
当然,也有些民族不把白银当钱看,不过,原因并不是他们轻视白银,而是他们把白银看得更加贵重!
拉丁美洲的印加文明,就不把白银当钱看,对他们来说,黄金和白银实在太高贵了,它们只能被铸造成器物、镶嵌珠宝的饰品或装饰墓穴、寺庙,只有神殿的梁柱和帝王的胸前才有资格点缀上这些光辉夺目的圣物——在印加文明中,白银象征着月亮神帕查妈妈,被称为“月亮的眼泪”。
实际上,直到唐宋时代以前,咱中国人就没有把白银当钱来看,而是把白银当成类似于珍珠玉石一样的高级珍贵玩意儿,上供给皇帝和贵族们把玩,而在欧洲的基督教中,白银则一直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在古希腊文明中,由于希腊北方马其顿(Macedonia)及色雷斯(Thrace)等殖民地蕴藏有丰富银矿,所以古希腊币铸造了大量的银币,希腊人当时铸造的银币以“德拉克马(Drachma)”作为单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在雅典铸造的4德拉克马银币,正面是雅典城的守护女神雅典娜,背面为其守护鸟猫头鹰图案,因此也被称为“猫头鹰银币”。古希腊的银币大量流传到地中海周边地区,是商业贸易活动的纽带,是古希腊文明的经济根基。
随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帝国、罗马共和国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都先后铸造了大量的银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罗马的迪纳利乌斯银币(Denarius)。实际上,除了上面所说有50多种语言中白银等同于钱之外,现在还有西亚、北非以及南欧的一些国家,他们的钱的名称就是来源于“迪纳利乌斯”——如果你注意过新闻报道的话,你应该听说过“第纳尔(Dinar)”这种钱,它就是“迪纳利乌斯”的语言变异。
虽然后来古罗马帝国崩溃,但西方世界使用白银充当货币的历史却一直延续下来,从长达上千年的欧洲中世纪时期一直到文艺复兴,到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
整个19世纪以前,钱就是金银币,金银币就是钱,从未变过。
相比之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一直使用铜作为最主要的货币材料,这就是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津津乐道的“铜钱”——即使从明朝之后,中国已经开始把白银作为主要的货币材料,但铜钱仍然在普通民众的交易中占用重要地位。
在中国普遍使用银子充当钱币的历史始于明朝中后期,你从电视剧上看到什么汉朝、唐朝、宋朝,大家吃饭的时候随时拿出一锭银子,那都是瞎掰的,明朝中后期,由于纸币系统彻底失去信誉,再加上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中国人有机会把白银当钱使用,这一使用,就一直延续到1935年的国民党“法币”改革。
不过,有趣的是,中国人从开始使用白银充当货币一直到满清“洋务运动”时期,从未想过铸造过银币,而是根据白银的成色和重量来决定银子价值几何——也就是说,那时候,买卖东西的时候,人人要带一杆小称,同时个个练就识别白银成色的火眼金睛。
到了大清帝国灭亡前夕,看到老外们的银元在中国用得挺换撒(最主要是墨西哥银元),所以我们的大清王朝开始学着西方的摸样铸造银币——银元,而这个“元”,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钞票中“元”的概念由来。
银元也是银子啊,所以可以这么说,一直到1935年之前,中国社会一直就是把白银作为主要货币,而铜钱(或者是铜板)则是辅币。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常用的两种钞票——美元和英镑,其名称的得来都来源于白银。
比方说,你知道英镑的英文是Pound,但其缩写却是“?”(罗马字母“L”),为什么这么写呢?原来,英镑名称来源于古罗马的货币单位Libra,表示一磅重的白银,所以直到今日,英文单词中无论是重量单位的磅还是货币单位的英镑,其拼写都是“Pound”。
至于美元,其来源是标准的1盎司重的白银,最初被称为“塔勒(thaler)”,传入到英国的时候,由于发音原因,变成了“道勒(dollor)”,北美殖民地的人们沿用了这一名称。美国人在经过“独立战争”之后,脱离了大英帝国的统治,为了显示自己“新人新气象”的特点,于是宣布自己的法定货币叫做“道勒”——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美元”。
2.货币宝座:失落的光环
一磅重的白银是英镑名称的来源,然而,正是随着英镑纸币的广泛流通,白银却逐渐丧失了其“货币资格”,一步步的变成了一种“普通商品”。
白银是如何被人们逐渐从“货币宝座”上拉下马的呢?
在古罗马帝国崩溃以后,西方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每一个有点规模的王国几乎都铸造了自己的金币和银币,王公贵族或者国家之间的大额交易用金币,一般平民之间的交易用银币,更小的交易则用铜币。
中世纪那会儿,欧洲各国基本都施行农奴制,商业贸易并不发达,人民也很穷困,一般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见到一个金币,银币作为日常的计价单位并不会产生太大问题。
从“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美洲的贵金属开始被大量开采并涌入欧洲。
这东西一多了,金银贵金属就显得不再有那么“贵”了,普通人也有机会使用金币或者银币进行交易了,可问题也随之而来——金币和银币虽然都是各个国家规定的货币,但由于供应、铸币中贵金属含量差别等各方面的原因,黄金和白银的兑换比率在各个国家的都不大一样,而且还不断变动,这就导致几乎每一种商品都要标上两种价格。
比方说,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就是基尼金币(Guinea)和先令银币(Shilling)通行,每一样商品都需要标上基尼金币的价格和先令银币的价格。
这么麻烦,不阻碍人们做事情才怪!
这个时候,一位天才出现了。
说是天才,这人真的是天才,如果你坐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头上,你除了骂一句“倒霉”之外还能想到些什么呢?可这个天才却据此发现了重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你知道是谁了?
是的,这就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牛顿.艾萨克爵士。
这位大科学家前半生那30年都在搞科学,折腾什么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行规律、微积分等知识,玩腻了,后半辈子又有30年就干脆一直和钱——也就是金银币打交道。
牛顿的那个爵士头衔的得来,就不是因为他科学研究搞得好,而是因为他作为大英帝国铸币厂厂长,在研究“钱”方面成果卓著。
大家都知道,做科学研究的人,对于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牛顿就是这样,他看着那个金银比价变动就觉得很不爽,再详细研究了世界各国的金币和银币之后,他推动英国议会于 1717 年立法,规定1个金基尼和21个银先令等值,等量金银的铸造比价为15.21∶1(够精确吧?),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
在确立复本位制的同时,牛顿将黄金的价格确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 便士——你应该知道的是,英镑纸币兑换黄金的这个价格在世界上稳定了200年,从未变过!
英国的钱就这样基本稳定了下了,由于货币稳定,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地扩张唰唰唰的暴涨,大英帝国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时间成了大家羡慕、嫉妒和恨的对象,美国、法国都赶紧向“先进经验”学习,根据自己的国情,规定了本国的金银比率。
可问题又来了——大家规定的金银比率都不一样!
比方说,美国独立之后,于1792年将金银比率规定为15∶1;法国呢,在1803年规定金银比率为15.5∶1。
各国金银兑换比率的差别,有人就看出来空子可钻了,许多人什么事儿也不干,就在那里倒腾白银和黄金了——比方说在美国用15磅白银换1磅黄金,然后拿到法国,兑换成15.5磅白银,然后再跑到美国……
美国后来发现国内的白银日渐增多,干脆在1834年将黄金白银的比率定为16∶1——让你们还倒腾去!
当然还要倒腾——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因为这个时候法国的金银比率还是15.5:1,人们在法国用15.5磅白银换1磅黄金,然后跑到美国兑换成16磅白银……
更要命的是,18世纪以前,全世界的金银存量比较少,19世纪、20世纪恰恰是人们发现黄金和白银最疯狂的年代,一会儿发现一座大金矿了,结果金价相对于白银下跌,一会儿某个金矿开采完了或者发现了一处大银矿,金价相对于白银又大涨……
货币体系如此之变动,实在让各国**头疼。
到了1774年,英国在重新铸造货币的时候,干脆不再铸造银币,实质上已经放弃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形成了实质上的金本位制。
到了1816年,因为和中国做贸易,把白银都送到中国去换茶叶、瓷器和丝绸了,英国国内白银急剧减少,基于这种情况,英国议会干脆制定了《金本位法》,确定了英镑纸币只盯住黄金,这标志着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从那个时候开始,无论在法律中,还是实际生活中,白银在英国都变成了一种“普通商品”!
从1774年开始,“盯住黄金,200年不变”的稳定货币为英国称霸全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金本位的支撑下,大英帝国国力蒸蒸日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到了最后,小小的英伦三岛,居然变成了一个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
当时要形容一样东西好,怎么说的——“像英镑一样好”?
怎么样才能做到“像英镑一样好”?
当然就是货币要像英镑一样采用金本位!
于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确定纸币跟谁走的这件事上,经过好一阵子的忙乎,世界主要国家在货币方面基本都走上了和英国一样的道路,无论最初的银本位制还是复本位制,最后都演化成了金本位制,这些国家包括了葡萄牙、德国、丹麦、芬兰、瑞典、瑞士、海地、加拿大、阿根廷、埃及、日本、俄国以及美国等,印度虽然使用卢比银币,但其价值还要盯着英镑走,其实是一种间接的金本位。
到20世纪初,当时全世界的主要国家之中,只有中国还是完全的“银本位制”。到1935年,中国的国民**实施法币(Fiat Money)政策,放弃了用银元做货币,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后一个重要的国家放弃了用白银作为货币。
就这样,在长期的选择中,白银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从货币宝座上给拽了下来。就这样,黄金成了“唯一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