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3.关于放射性重金属逐级裂解与半数裂解的猜想
2011.4.15
日本福岛核事故让我对放射性重金属的裂解方式和产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这方面的书不多,我读过的所有书中都没有介绍,因此属于我知识面中的空白。
我思考化学与核物理问题是从学生字典后面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开始的,从原子量、核外电子构型、放射线的物质性入手,一点点打开思路。
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重金属的普遍放射性,并且毫无例外存在阿尔法分裂,即氦核的释放,而贝塔、伽马射线只改变物质的属性,对原子量的变化似乎没有影响。
我过去猜想通过注入和释放放射性射线元素可以改变物质的属性,以为放射性物质的裂解是逐级氦原子量递减,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染物为碘131、铯134、137给我的猜想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即放射性物质的裂解不但存在氦原子量的逐级递减,还存在释放氦核同时的半数分裂!
分析半数分裂的条件,我猜想只有偶数原子量才能在释放氦核的同时实现半数分裂,而奇数原子量的化学元素只能通过氦4原子量的递减分裂,分裂的终点都是非阿尔法射线放射性物质的产生,原因是均衡分裂与化学元素的相对稳定性,不知是否具有普遍性意义,可以成为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