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1-5-19 15:48:41
27# 荆棘龙龙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大约是不承认“先验”或“先天”的说法的,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根据我的理解,认识的发生并不完全取决于外物的刺激,因为除了外物外,人体自身也是物质性的,其内部的任何变化例如酸碱度的失衡、力学平衡的被破坏等等,也会刺激人的感官,进而会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大脑中去,以感觉或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你所说的什么“视崖实验”会不会与此有关?我认为:胎教、孕吐之类,肯定是与此有关的。
       你在前面指出:“我这里所说的先验,是针对现代人而言的,对于现代人是确凿没有通过实践而得到这些经验的。”这就比较合乎实际了,可是有一种叫做“继承性遗传”的现象你知道吗?“继承性遗传”不是一个单独的生理性遗传现象,而是生理性遗传和社会性影响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现象。我去年听了一个讲座,主讲人说教育有三种,即“主教育”、“副教育”和“附教育”,前者是言传、中者是身教、后者是潜意识或者说是无意识的影响。其中,后两者大约就会引发你所说的对现代人而言的“先天”或“先验”意识——其实质不过是: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的代代积累和社会性“遗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5:51:21
31# laoxian2011
另外,可能还有意识、情绪等等的社会性感染或“传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5:58:25
28# 三公大叔
这里不是谈的哲学的定义,而是讲的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6:00:08
28# 三公大叔
                                                 哲学的概念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其中的万事万物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这表明哲学不是一般的世界观,而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成为学说体系的、(在很高的意义上和程度上)能自证其观、自圆其说的世界观。
       说明: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是概念的游戏,思维的体操。从哲学史上的某些哲学体系来看,从哲学发展过程的某些片段来看,从哲学对改进和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历史作用来看,这种认识是有某些道理的,但它既没有从根本上指明哲学的研究对象,也没有指明哲学研究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特点,因而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
       从旧哲学对概念和思维的强调出发,某些哲学流派最终走上了认识论和概念论的探究路径,发生了所谓的认识论转向。当然,这一转向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它对进一步改进和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仍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但这毕竟偏离了哲学发展的根本方向,违背了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会给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制造某种人为的障碍。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081730&page=1&from^^uid=248602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8:04: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8:14: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9 18:18:00
35# 荆棘龙龙
我是哲学爱好者,没有太严格的师承关系,对定义之类的不是太在意。我认为对的就坚持,不完善的就改进。只有能够说服自己的,才拿来与别人交流。说服不了自己的,我就存而不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00:51: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4:36:51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想镜子(包括哈哈镜)中的映像的形式是“虚”的,但被其映像的对象却是真实的。我们不能因为映像的“虚幻”,就否定真实的对象。
       被感知的存在是觉在、被探测到的存在是测在,其形式都是主观的(带主观性的),其内容却是此在(此时此地此样在),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都是现象或表现。
       附1:自在存在,如果只是此在,就只能始终是现象性存在,甚至只是被感官“捕捉”和“感知”到的、从而被感觉器官“改造”了的存在(称为觉在)。但自在存在并不仅仅是普遍和永恒流变的此在,在一定的条件时,自在存在乃是实在,即具有自实自生性的客观存在(简称实在)。比方说,此在是“水流”,实在则是“河流”,水流是始终流逝和易变的,河流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
        此在可以由经验证明,实在仅仅依靠经验是无法得以证明的。实在只能靠实在来证明。而人唯一能够始终由自身掌控的实在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身体。身体不是认识性存在,身体乃是物质性存在,是在本质上具有自身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存在,亦即实在。和物质性身体可以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也具有实在性,可以与被身体证实具有实在性的客观存在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存在,也应具有实在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我在”无需“我思”也应该是可以被证实的。但他进一步由“我在”推导、证明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认识论上看,是非常有道理的。
        附2:单纯依靠认识本身(主观的东西),既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也不能说明认识的错误(除非它明显荒谬、错漏百出),证明认识正确与否的是实践,也就是说由亿万群众在长期反复的农业、工业、科学实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加以检验。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的理论,用实验和工业的办法,从煤炭或石油中提炼甚至合成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理论,生产出包括原子弹、电视机等等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可以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产转基因生物或者食品;……  ……
       凡是在认识的指导下,制定方案、开展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就说明认识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有某些正确之处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认识,经受了实践、时间甚至历史的检验,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怀疑其正确,而应该把它作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或基础来加以继承和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5:11
“物”的存在既不是经验的,更不是先验的。物的存在是客观的,既不依赖于人的认识,更不以人是否认识为转移。经验和先验是认识论概念,只能用于探讨认识现象,认识领域之外的东西是无法适用的,就像用善恶来探讨桌椅、用利弊来探讨遗传一样,是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的。
认识的归于认识,道德的归于道德,自然的归于自然,自在世界的归于自在世界。只有分清界域,然后才能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讨论和论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5:39
人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的主体。所谓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既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客体“烙印”主体身心的过程。实践因此成为感觉和知觉的唯一来源,因而也就成为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但认识还会受认识的影响,亦即别人(包括前人、他人)的认识和自己的即时性意识(意识流)也会影响人的认识,从而使意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呈现出与直接感知不同的种种形态。
       人之外的客观存在,直接而言乃是自在存在,它是流逝的和易变的(简称流变),是此时此地此样在(简称此在)、彼时彼地彼样在(简称曾在)。在实践中,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即客体),始终只是该时空中的具体此在,因而在经验中可以被证实的就只有此在。
       自在存在,如果只是此在,就只能始终是现象性存在,甚至只是被感官“捕捉”和“感知”到的、从而被感觉器官“改造”了的存在(称为觉在)。但自在存在并不仅仅是普遍和永恒流变的此在,在一定的条件时,自在存在乃是实在,即具有自实自生性的客观存在(简称实在)。比方说,此在是“水流”,实在则是“河流”,水流是始终流逝和易变的,河流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
       此在可以由经验证明,实在仅仅依靠经验是无法得以证明的。实在只能靠实在来证明。而人唯一能够始终由自身掌控的实在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身体。身体不是认识性存在,身体乃是物质性存在,是在本质上具有自身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存在,亦即实在。和物质性身体可以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也具有实在性,可以与被身体证实具有实在性的客观存在持续或反复相互作用的存在,也应具有实在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这当然是错误的,因为“我在”无需“我思”也应该是可以被证实的。但他进一步由“我在”推导、证明世界的客观存在,从认识论上看,是非常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6:06
人是什么?
从本质上看,人是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高度统一体,社会性存在和自我性存在的高度统一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6:34
据说,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对老师讲的任何知识都有些怀疑,也就是说都不太相信,总想以更好的方式去证实……或者证伪,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一塌糊涂。后来,他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做了一次反思,觉得按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既无法证明其正确,也无法证明其错误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较好的办法是,先假定书上的知识是对的,看看能从中推导出什么结论来,只要看上去结论还合理,就一律加以接受,等待将来的适当时候再来检验它们是否正确……后来,他终于证明原来的某些知识,只具有相对的正确性,更精确的世界图景要由他的相对论来加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29:48
感觉和知觉,或者不太精确地说经验,是认识的直接起点。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起源于经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但是,要正确地认识和说明世界,仅仅掌握这一点是不够的。
        认识之箭,必须透过感知觉的层层帷幕,从能指(意识)达到所指(对象),从现象(此在或觉在)达到其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单纯依靠认识本身(主观的东西),既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也不能说明认识的错误(除非它明显荒谬、错漏百出),证明认识正确与否的是实践,也就是说由亿万群众在长期反复的农业、工业、科学实验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加以检验。——凡是在认识的指导下,指制定方案、开展实践,最终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就说明认识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有某些正确之处的,反之,就是错误的。如果一个认识,经受了实践、时间甚至历史的检验,我们就不应该继续盲目的怀疑其正确,而应该把它作为认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或基础来加以继承和发展。
       退一万步说,何谓正确?何谓错误?何谓真理?何谓谬误?真假对错,对认识的澄明和人类自己的事业的成败可能是很重要的,对自在世界本身却可能是无关轻重的——因为人类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世界的发展进程,并不能控制世界的变化方向或趋势,至多也不过是能加快或延缓某些过程,或者二者同时起作用时就会“扭曲”或“畸化”某些过程,而世界最终仍会通过自己的固有的某些作用,抹去其中的绝大部分痕迹。
       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认识的真假对错,而不去妄求其对世界的意义。具体说就是,凡是有利于认识的澄明和人类事业自身的发展而有没有明显的反证的知识,都应该承认其具有一定的正确性或合理性。而不利于认识的澄明或人类事业的发展的,则要诚恳的承认其谬误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30:32
真正的事实是物理过程(有时还包括化学的、生物学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社会—历史性的相互作用)。小狗没有理性思维,但仍与外物相互作用;放在桌子上的重物,没有感觉,但仍与存在于其外的桌子相互作用。实践是人这种特殊物质与它物的特殊相互作用,人之外的事物的相互作用只不过是普通物质之间的普通相互作用。
客体(这个名词)虽然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但客体(即自在实在)的存在是不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和认知的。客体的存在不仅可以脱离主体,而且它本来就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幻想一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客体,本来就是唯心主义的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31:32
如果最终被实践证明:我们对“自在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假设是正确的,是能够很好的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的。那么,我们还必须假定它只是假设吗?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化学的理论,用实验和工业的办法,从煤炭或石油中提炼甚至合成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理论,生产出包括原子弹、电视机等等在内的各种工业产品;可以根据生物学的理论,生产转基因生物或者食品;……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32:13
“事实”至多是觉在(被感知的存在)、测在(被探测到的存在)和此在(此时此地此样在),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现象或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34:25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就想镜子(包括哈哈镜)中的映像的形式是“虚”的,但被其映像的对象却是真实的。我们不能因为映像的“虚幻”,就否定真实的对象。
       被感知的存在是觉在、被探测到的存在是测在,其形式都是主观的(带主观性的),其内容却是此在(此时此地此样在),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都是现象或表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4:35:28
只知“觉在”、“此在”(二者都是“自在”/“自在之物”的直接外在表现形态),不知实体、实在,更不知本质、规律。这是康德等旧哲学家的历史局限性,现在如果还坚持的话,就未免太食古不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3 10:3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2 11:49:23
请问有什么可以高于根源(科学)的?哲学是未彻底发现科学之前,为找到根源而服务的!只要我们彻底发现根源,哲学就完成任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44:54
自然产生经济 发表于 2013-4-22 11:49
请问有什么可以高于根源(科学)的?哲学是未彻底发现科学之前,为找到根源而服务的!只要我们彻底发现根源 ...
具体科学并不能穷尽对世界及其中万事万物的认识,哲学的重要使命是要贯通已知与未知,寻找其中最根本、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49:12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13-4-23 09:44
具体科学并不能穷尽对世界及其中万事万物的认识,哲学的重要使命是要贯通已知与未知,寻找其中最根本、最 ...
科学就是根本!具体(露相)科学是学科之一,不是科学!科学是一个不露相的圆整体(物质原点),科学不分科,分科不科学,因为整体无限大于全部部分总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4-23 09:53: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3 17:52:52
好有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