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封面
习题答案
关键术语解释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经营权——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财产经营、投资和其他事项的支配、管理权。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一方委托另一方代理自己行使某些决策权,就形成了公司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在公司中,委托人是资本所有者,代理人是经营者。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 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是追求资本收益即利润最大化;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个人报酬的最大化。由于二者的目标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在公司关键信息上,处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者是信息优势者。
逆向选择——是指公司经营者比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多的有关公司当前状况及未来前景的信息。
道德风险——是指与经营者签订聘用合同后,投资者不可能有效地直接观察到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率,于是经营者就有可能偷懒。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指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公司目标。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指既能保证对管理层的控制和向股东说明责任,又能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司业绩的那些设计、机制和架构的组合。
思考题解答
1. 为什么会发生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不分离可以吗?
答题思路:
为什么发生分离?
(1)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单靠个别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几乎不可能完成,必须依赖于巨大社会资本的支持。因此伴随着融资的不断扩大,高度分散的产权结构很难做到投资人都进入到公司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限责任制度的产生必定要求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2)在所有者自感经营能力不足时,委托经营能力高的人才代己经营,可以使企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人员达到最优的组合,产生最大的效益,为所有者带来最大的利润。
(3)引入专业的经营权阶层往往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更能站在科学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遇到企业发展的瓶颈会更加冷静地处理,经营决策也更加科学。
不分离可以吗?
可以不分离。两权分离是一种制度选择。在以下情况下可以不分离:所有者既有充足的资金,又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中小企业等。但如果企业想做大,就需要不同程度的两权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