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056 0
2011-04-21

2550.从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看客观世界的物质循环

2011.4.21

日本福岛核危机给全世界带来了恐慌,却给我带来了一丝喜悦:让我对元素的认识产生了一次飞跃!
元素,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要素,含有不可再分之意,却不断的被细分、被解剖、被我们深入认识。但作为相对的整体,它们还披着独立的外衣,以元素的尊严傲视化学界、物理界。
核聚变、核裂变打破了这种尊严:元素也是可以分解、合成的!
在恒星和地球大气边缘,许多基本粒子被组合成元素和化合物,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甚至水源。
在地下深处,轻物质被不断的聚合为重物质,剥夺了原有的身份,不论是以元素的形态,还是化合物的形态。
地质变迁和大自然会破坏业已形成的环境、物质种类,使它们不断的分解、重组,我们才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物质有三相已经被人们普遍认识和接受,其实还有两相被我们忽略了:化合相、分解相,只有深入物质结构内部才会被我们发现。
对于物质的化合、分解人类并不陌生,化学和冶金工业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有核工业和其他行业。但是对元素的认识我们还暂时停留在它们的表面,为它们保留了一份相对独立的尊严。是核裂变、核聚变打破了这种尊严:元素也是化合物,可以产生聚变和裂变,可以通过人工和自然的方式重组,转化为其他的元素。
条件,是物质转化的外因。物质性,是物质转化的内因。伴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入,神圣的东西将不再神圣,绚丽多彩的客观世界就会变成一系列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