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61 4
2011-04-22
39岁的山东菜农韩进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古稀的双亲、两个年幼的女儿和伤心的妻子。他死因的导火索是家里六亩地的卷心菜价格低迷,导致亏损严重。  然而,他死去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刚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的CPI达到5.4%,创下36个月的新高。此轮通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胀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食品价格上涨。在农产品价格普涨的情况下,农民却因为蔬菜卖价过低而自杀,这是一个怎样的悖论?
  一方面,城市居民承受着包括蔬菜价格在内的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另一方面,农民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到底是谁赚走了本该由农民赚走的收入呢?
  菜价高涨后再下降
  今年1~3月中旬,蔬菜价格高位运行,3月下旬后菜价持续下降,目前部分地区个别品种甚至出现滞销。
  据商务部监测,目前,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批发价格平均为3.58元/公斤,已连续3周下降,较3月下旬下降16.2%,较春节期间最高时下降18.2%。与3月下旬相比,重点监测的18种蔬菜中,有17种价格下降,其中10种降幅超过10%;36个大中城市中,有31个城市价格下降,其中27个城市降幅超过10%。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安玉发对记者指出,导致蔬菜滞销的原因主要包括,有蔬菜集中供应上市,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原因,也有去年开始,蔬菜价格一路飙升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为增收选择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比如河南中牟县芹菜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4000余亩,郑州古荣镇莴笋增加500亩左右。”
  流通环节费用过高亟待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蔬菜价格波动长期的因素,还包括居高不下的流通环节费用。
  去年5月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媒体指出,相较于游资炒作、天气情况恶化这些短期因素,农产品流通成本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流通环节成本在农产品方面体现得比较高,是国外的2~3倍。”
  对此,安玉发指出,运输成本增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近期燃油价格高涨,再加上公路严格治理车辆违法超载,导致运销商贩运蔬菜盈利水平下降,‘不超载不赚钱’是蔬菜运销行业的潜规则,运输成本上升导致产地蔬菜外运不畅。”他说。
  此外,有媒体报道,高速公路过于密集的收费,不断高涨的油费,也是造成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因素推动下,再加上投机炒作,加剧了蔬菜滞销。
  安玉发分析说,受去年“千年极寒”说法和韩国泡菜危机影响,山东、辽宁等地蔬菜批发商大量囤积大白菜。“还与一些农户的惜售心理有关,产地农民相互观望,期待价格继续上涨,这种心理的趋同性导致田间的蔬菜没有及早收获销售,形成了产地积压现象。”
  如何让农民不再受伤
  此轮食品价格上涨,却没有让农民分享到应有的利益。在物价波动的时期,如何才能保障农民的利益,仍是**部门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
  农民与超市对接,曾是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力推的,减少流通环节平抑菜价的一个办法。
  “农超对接”,就是将生鲜食品直接由田间地头直销超市。由于省去了众多物流中间环节,包括让菜价大幅提高的摊位费,超市反而有余地给出比中间商更高的收购价,农民由此获益更多。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超市买到价格更实惠的农产品。
  然而,与以农超对接为主流方式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具有农超对接能力的大型超市一般在一线大城市,而且规模有限,大量的蔬菜运输还是需要农贸市场来分销。而中国农民大多为散户经营,符合超市规范、有议价能力的农业合作社数量也制约了这一先进的形式。
  安玉发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快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增加对蔬菜运销经营补贴。
  “**要通过加大信息发布力度,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他说,“避免盲目生产,特别是大面积蔬菜要合理错开播种期,避开扎堆上市,才能避免菜价低迷伤害农民的情况再发生。”他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2 13:04:07
流通环节太繁琐外加农民在产品价格定位上缺乏自主权直接导致了农民利益的缺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2 13:13:28
都让贩子得利了   农户得不到真正的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2 13:20:48
“食品价格普涨 农民为何不受益”
主要因为农民是提供最原始的生产办资料,正正拿到市场进行交换并且从中获得最大利润的认识中间商!农民说来说去只是被剥夺的如是群体,农户只可以从中得到维护极为的一点利润~~~
而很多大局都操作在中间商手里,他们在操作市场变动,获利时候他们最大,损失时候农民最悲剧...弄不好一年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2 13:55:54
在中国,有个东西叫增值税,因为有了这个东西的存在,在中国经济中,存在着结构性的财富分配的不平衡,不仅是农民,所有上游产业,除资源性产业外,都存在着这种现象。
比方说汽车工业,看上去是很挣钱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通常上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不挣钱的,挣钱的是下游,也就是整车生产厂。
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为什么一贯标榜民权的美帝国主义,不搞增值,为什么周边国家增值税率也很低呢,这是因为增值税这个税种是用来剥削劳动人民的。
有的同学说了,我们农民兄弟不是都给他免税了,不是这个概念,看免税不免税,不看这个,要看最后这个环节,如果我们餐桌上的食品都是免税的,才是免税的。如果最终的税率是17%,具体多少我没有研究,那么首先是最后一道工序,食品加工厂或者是超市,要把税收部分和自己的投资利润拿掉,最终剩下的才是农民的,也就是说最终的17%其实很大部分要摊到农民身上。在中国,食品价格是受到调控的,至少是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农民是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涨价。
增值税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管你生产出来的多少,怎么生产出来的,它都要拿走你的17%。因此上它对投资品征税很少,但是对于当期摊销的部分,征税很大。什么是当期摊销呢,就是你的流动资产这部分,你的人工工资,你的材料消耗,等等。
对于农产品来说,当期摊销的,主要是农民的劳动,而对于加工厂来说,设备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摊销完成,这样每一年的增值税摊销是很少的。
中国的上游产业也是这个道理,因为上游产业主要原材料为主,下游主要是加工为主,所以上游产业增值税摊销远比下游产业大,那么上游产业不可以通过涨价提高盈利吗?一般是不行的,和农产业一样,它的价格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那就是国家市场价格。进口商品虽然也上增值税,但是我们只能征收它中间加工增值这部份的税,是没有办法征收所有环节的税,所以二者的税负是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