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102 0
2011-04-24

2553.关于核外电子构型对应核内粒子构型的猜想

2011.4.24

如果您仔细观察过雪花、窗花和万花筒,就会发现对称美,核外电子构型也有这种对称美,而对称是稳定的必要条件。
观察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您会发现伴随着原子量的增加核外电子的层数也在增加,而每层电子的数量是相对固定、非常规律的。结合每个元素右下角的外围电子构型,我们可能推算出每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k层(底层)的电子数量为2,而氦元素的核外电子数量也为2,氦3就必定为一个氕元素(原子量为1,核外电子数为1)、一个氘元素(原子量为2,核外电子数为1)所组成。L层(第二层)的电子数量固定为8,就要在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和核外电子的数量之间进行排列组合了,有的可能产生电子缺位,如锂6的原子量只有6,去掉一个氚核的原子量3,外围最多有三个氕元素,或一个氚元素,它们都各有一个核外电子。如果以元素氦3取代氚,核外电子数量可以增加一个,但也达不到8,这是特例。碳14原子量为14,去掉一个氦核的原子量4,原子量还有10,对应8个核外电子,最大的可能就是7个氕元素加一个氚元素,而碳14的放射性十之八九来自这个氚元素。碳12去掉一个氦核的原子量4,还有原子量8,必定对应8个氕元素。碳13则是对应7个氕元素、1个氘元素。以后各层,依次类推。
以上只是猜想,有待验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