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2-1-26 16:13:4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6 15:55
能不能请你就何谓“概念”用三言两语讲清楚?

黑格尔所讲的概念不是形式逻辑中的概念,而是理念的初级 ...
真有“概念、理解”方面的研究,这种人读过黑格尔概念论就一定不会再读其余篇章。这种人之间完全可以三言两语就讲清楚。除此之外的其余人等,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6:43:42
对“概念”问题的研究,对“理解”问题的研究,这是吃饱了撑的人才会有的兴趣。这种人一读黑格尔概念论就会当即打个大大的问号,甚至当即就扔到垃圾桶去。其余人等都没有能力打问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7:11:5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2-1-26 16:43
对“概念”问题的研究,对“理解”问题的研究,这是吃饱了撑的人才会有的兴趣。这种人一读黑格尔概念论就会 ...
还是不知所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7:13:16

b)判断(DasUrteil)

§166

判断是概念在它的特殊性中判断=概念的特殊化/特别化/特定化。判断是对概念的各环节个体——特殊——普遍;主词(主语)——谓词(宾语)予以区别,由区别而予以联系判断=概念有区别的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在判断里指的是知性判断还是理性判断?,概念的各环节参前被设定为独立的环节各环节相互独立,它们概念的各环节同时和自身同一各环节自身同一?还是各环节均(分别)与整体同一?而不和别的环节同一】【概念的各环节相互独立,而不(至少是暂不)相互同一?还是这里的“别的环节”是指判断未涉及的其他环节?最后一句话非常的难懂,可能又是故作神奇之语。——其中,合理的成分是:概念的各环节是相互独立的;在判断里,有关的“概念的各环节”又相互同一;在判断里未涉及的“概念的各环节”仍保持其独立性而不和判断涉及的“概念的各环节”同一(至少暂时不涉及它们是否同一的问题)

【说明】通常我们一提到判断,就首先想到判断中的两极端,主词与谓词的独立性主词和谓词各自独立,以为主词是一实物——应该是指的“个体性概念”,或独立的规定——应该是指的“特殊性概念”,同样以为谓词是一普遍的规定——应该是指的“普遍性概念”】【主词是个体性实体或独立的规定(特殊规定),谓词是普遍的规定,其格式为:“个体(S)是普遍(M/P)”/“特殊(M)是普遍(P)”,在那主词之外M/P(普遍)在S(个体)之外?——是因其各自独立吗?,好象是在我们脑子里面似的这实际上是说“谓词”并非真的“在主词之外”——“在主词之外”只是知性思想的想象。于是我们知性主体或者“知性思想”便把主词与谓词联接起来而下一判断判断=主词与谓词联接的产物。由于那联系字“是”字,却说出了谓词属于那主词知性思想通过“是”字将谓词“归属于”(?)主词】【从内含规定性的角度看,谓词的规定性较为疏简,主词的规定性较为丰富集成,谓词的规定性似乎“是”主词的规定性的一部分,因而那外在的主观的联属——联系都是客观的,但判断中的“联属”是主观的?便又被扬弃了?其“主观性”被其“扬弃/自我否定”了?】【判断中的“联属”,究竟是人为的“联属”还是主词与谓词自身固有的“联属”?,而判断便被认作对象的自身规定】【判断中的“联属”究竟是主观的/人为的,还是客观的/自身固有的?从外在的(?)“联接”到主观的(?)“联属”到客观的(?)“对象自身的规定”——在德文里判断(Urteil)有较深的字源学意义。判断表示概念的统一性——指的是主词/个体/实体/整体的统一性?是原始的,而概念的区别或特殊性——指的是谓词?】【谓词是主词的区别或特殊性=特别化/特殊化?则是对原始的东西?主词/个体/实体/概念的整体?予以分割。这的确足以表示判断的真义】【谓词是主词的区别或特殊性(特别化/特殊化)的分割?。抽象的判断知性判断可用这样的命题表示:“个体的S/主词即是普遍的P/谓词”。判断是相互独立的谓词(特殊/普遍)与主词(个体/特殊)的联接/联属/分割(可理解成界说)。

【主词一般是较为具体、集成、多维的概念,谓词一般是较为抽象、普遍、疏简的概念。从主词的角度看,判断至少有两种,一种是析维式的,即试图以谓词的规定性来揭示主词固有的相应规定性;第二种是增维式的,即试图以谓词的规定性来示主词固有规定性之外的“其他”规定性。从谓词的角度看,判断是试图以谓词的规定性来揭示主词的相应规定性,并试图将主词的外延全部或部分归并入谓词的外延之中(否定判断是试图将主词的外延部分或全部排除出谓词的外延之外)。】

个体与普遍就代表主词与谓词个体/主词、普遍/谓词最初彼此对立的两个规定个体与普遍、主词与谓词是彼此对立的,由于概念的各环节普遍——特殊——个体/个体——特殊——普遍被认作直接的规定性各环节相互独立时,是直接的规定或初次的抽象。(又如“个体的即是特殊的”和“特殊的即是普遍的”等命题,则属于对判断更进一步的规定。各环节相互联接时,是进一步的规定)最值得惊异的缺乏观察力之处,即在许多逻辑书本里并未指出这样一件事实:即在每一判断中都说出了这样的命题:如“个体是普遍”,或者更确切点说:“主词是谓词”(例如,上帝是绝对精神)。无疑地,个体性与普遍性,主词与谓词等规定之间也有区别,但并不因此而影响一件极为普遍的事实:即每一判断都把它们表述成同一的。此(主词)是彼(谓词)意味着此(主词)与彼(谓词)是同一的,或者说是具有同一性的

那联系字“是”字是从概念这里似乎是指的前面所说的“概念的统一性是原始的”中的“概念”的本性——指的什么?在自己的“外在化”里与自己同一?里产生出来的,因为概念具有在它的外在化——作为其“所指”的客观事物?还是作为其谓词的“普遍规定”?里与它自己同一——保持自身同一性就是坚持自身完整性、自身稳定性、自生自新自持自足性的本性——概念的本性之说又是一个自作神奇的例子】【概念本身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因此概念的本性(如果有的话)是且只能是意识的本性,而意识的本质是“主观映象”,因而其本性是主观的或者说是人的头脑所赋予的。个体性和普遍性作为概念的环节,是不可能彼此孤立的两种规定性——个体性一般是判断的主词,普遍性一般是判断的谓词。前面所讨论到的反思的规定性是概念论中的一个范畴,是知性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也彼此有互相联系,但它们的关系只是“有”的关系“有”是存在论的范畴,不是“是”的关系“是”是概念论的范畴】【这里实际上是说“反思的规定性”还是停留于外在的诸规定性的阶段,停留于存在论的阶段(即一般所谓的现象的直接反映的阶段),而没有进入真正的概念论的阶段,这就是说,不是一种明白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不能是自在存在的东西,而必须是自我建立或建构起来的东西的同一性=同一性或普遍性——反思的规定性还不是普遍性的?还是说“‘有’的关系”是个别/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普遍的关系?】【“同一性”与“普遍性”放在一起,似乎是一个错误,或者说又是一个自作神奇的说法这段话实际上是在强调黑氏所理解的“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是具有自我同一性的范畴,是真正上升到“普遍性”的范畴,而不是知性“反思”的范畴、外在杂陈的范畴、个别的/偶然的/特殊的/或然的范畴】【真正的普遍性是具有自身普适/自我普及性的,因而是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

所以,判断才是概念的真正的特殊性——这是在回扣本节的第一句话,因为判断是概念的区别或规定性的表述——判断=概念的特殊化/特别化,但这种区别仍然能保持其普遍性——普遍存在的区别?区别是普遍性的区别(不是特殊性的区别)?判断=概念的自我区别或自我特殊化。——这种区别或特殊化不是外在强加给它的,而是它自身固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7:24:5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6 17:11
还是不知所云
我就不打搅了,你慢慢读吧。你只需要记住有人为你的努力泼过冷水就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8:18:1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2-1-26 17:24
我就不打搅了,你慢慢读吧。你只需要记住有人为你的努力泼过冷水就够了。
谢谢你的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0:36:00

附释:判断常被认为概念的联结,甚或认为是不同种类的概念的联结判断=概念的联结。就其认概念为构成判断的前题和在判断中以差别的形式出现而言先有概念后有判断,概念在判断中以差别的形式出现,这种判断论当然是对的。不过如果说概念有种类的不同,那就错了——概念没有种类的不同?,因为概念,虽说是具体的概念是具体的,但就其为概念而言,本质上仍然是一个概念——主、谓词在本质上是一个概念的不同环节/阶段,是这个意思吗?,而概念所包涵的各个环节主词/个体性或特殊性概念,谓词/特殊性或普遍性概念也不可认作种类的不同——只是环节的不同?不是种类的不同?。如果说成是把判断的两边加以联结,也同样是错的——联结是外来追加的?。因为一说到联结,就令人误以为那被联结的双方会独立存在于联结之外被联结的双方并不独立于联结之外?。这种对于判断的性质的外在的看法,当人们说判断的产生是由于把一个谓词加给主词时,就更明确了。照这种看法,主词便是外在的独立自存之物,而谓词就被认为只是从我们脑子内找出来的东西。概念的不同环节/阶段的提法,本身就是黑氏客观唯心主义的特有提法,是其进行强制性逻辑推演的产物,因而是需要扬弃的】【个体性概念、特殊性概念、普遍性概念的区别,首先在于其抽象程度不同、内含规定性丰简程度不同、外延范围大小不同;其次,它们是属于不同研究/指称界域的概念,一般而言,其抽象程度越高、内含规定性越疏简、外延范围越大,其涉及的可能界域也就会越多,其内含规定性不同,其涉及的可能界域也不同;再次,用内含规定性不同的谓词来对主词作判断,其指称的倾向、所归属入的界域、认识所获得的启发、由之造成的影响(产生的意义)等,也就不同】【概念的种类,一般而言,是就不同概念在内含与外延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而言的,而不是就不同具体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在判断中,不应把重点放在概念的种类之别上,而应该放在其各自内含规定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各自外延范围的相互关系上,放在由该判断所带来的启发、影响或意义上

但是主词与谓词关系的这种看法互外+联结,却与联系词“是”字相矛盾——“是”代表其间的关联性是其各自所内在固有的。当我们说,“这朵玫瑰花是红的”或者说“这幅画是美的”时,我们这里所表达的,并不是说我们从外面去把红加给这朵玫瑰花,把美加给这幅画,而只是说红美等是这些对象自身特有的诸规定】【*色(例如红色):凡与**(例如鲜血)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就是*色(例如红色)。这朵玫瑰花的颜色与**颜色相同或相近,故是*色的】【判断实例:这朵玫瑰花是红的。其格式为:“花名(及其限制词)”是“颜色名(及其限制词)”的。从规定性的角度看是:*花的颜色是(属于)*色的一种样态。】【直接而言,判断是概念之间的连接/联结/联属的说法都是对的;但是根本而言,判断是对相关概念的内含规定性之间固有的联系的揭示或阐明——这两种说法,前者侧重其形式上的关联,后者则侧重其内容上的联系;后者是前者深化/发展的结果,要求比前者要更进一步;满足前者时,判断只是具有了其形式要件;满足后者时,判断才具有了其实质要件。形式逻辑对于判断的通常看法还有一个缺点上述缺点+还有一个缺点,按照这种逻辑,判断一般好象仅只是一个偶然的东西,而从概念到判断的进展过程也没有得到证明。但须知,概念本身并不象知性所假想的那样自身固执不动,没有发展过程概念本身是动变的、发展的】【这样说没错,概念的动变发展首先表现在其内含规定性的动变发展上,进而表现在其概括性、复杂性、集成性、维度性等方面的动变发展上,再进而表现在其在判断、推理、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使用/应用/作用上】【从概念到判断,不是概念发展的结果,而是概念发展的手段,即判断通过概念的“特殊化/外化”而成为概念“A——〉非A——〉A+”发展进程的一个步骤/环节;从思维的发展方面看,从概念到判断也是一种必要的发展;也就是说,从概念到判断,不是概念的发展,而是思维/认识的发展,它毋宁是无限的形式,绝对健动,好象是一切生命的源泉(Punctumsaliens)——这又是黑氏自作神奇之处!】【黑氏的“无限”就是“不断的突破任何既定的界限”;黑氏的“绝对”就是“神”的代名词,是实体、能动、自在自为、自足自持的至高存在;概念是“绝对”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概念是无限的自动、能动、健动的主体或实体。——诸如此类的说法,都是其客观唯心主义发作的表现,因而自己分化其自身这又是黑氏自作神奇的一个例子!。这种由于概念的自身活动这又是黑氏自作神奇的一个例子!而引起的分化作用这又是黑氏自作神奇的一个例子!,把自己区别为这又是黑氏自作神奇的一个例子!它的各环节,这就是判断判断=概念区别而成的各环节(及其关系的揭示)。因此判断的意义,就必须理解为概念的特殊化判断=概念的特殊化

无疑的,概念已经是潜在的特殊性特殊性比概念(?)更高级吗?还是说,在概念中,其特殊性只是“潜在”的,在判断中其特殊性才彰明起来?。但是在概念本身内,特殊性还没有显著地发挥出来,而是仍然与普遍性有着明显的统一——在概念中,其个体性、特殊性、普遍性并未加以明确区分。例如前面所说(§161附释),植物的种子概念?个体性?诚然业已包含隐含有根、枝、叶等等特殊部分“潜在”的形式存在,但这些特殊的成分最初只是潜在的,直至种子展开——不是单纯的种子展开,而是植物体展开(种子只是植物体的一个阶段、一种形态)其自身时,才得到实现实现=潜在的展开=可在(可能)的此在化(现实化)。这种自身的开展也可以看成是植物的判断——客观唯心主义发作的又一表现。这个例子还可用来表明,何以无论概念也好,判断也好,均不单纯是在我们脑子里找出来的,也不单纯是由我们造成的形式上是,本质上不是,至少不全是。概念乃是内蕴于事物本身之中的东西——事物本身并没有内蕴着什么概念,而是内蕴着可以被提炼概括成相关概念的种种要因素;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即由于其中包含概念——客观唯心主义发作的又一表现,因此把握一个对象属于认识活动,即是意识着这对象的概念——应是提炼、掌握、应用相关的概念。当我们进行判断或评判一个对象时,那并不是根据我们的主观活动去加给对象以这个谓词或那个谓词。而是我们在观察由对象的概念自身所发挥出来的规定性——判断=从概念自身揭示/分化/展现其诸规定性

判断的形成有两个根据:一是实践的根据,即在实践中发现对象与某规定性契合与否;二是逻辑的根据,即实体本身存在与动变的固有逻辑及其与诸规定性的关系,这种固有逻辑及其与相应的诸规定性的关系,一方面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另一方面也是思维或认识所发现、揭示与把握了的(如以前未发现、揭示、把握,就要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或重构、另构认识体系或框架而完成对其的揭示与把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0:39:28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6 15:49
信仰是什么?这个问题会有很多答案,但没有一个能够让所有人信服

传统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我觉得是道 ...
按哲学的思考来讲。事物只是外在的现象,而精神方面认识才是本质。哲学里面的substance,翻译为本质,实体。
客观就是意识的指向。当意识对现象进行思维的时候。精神方面认识到的是本质。当意识指向这个概念本身的时候。这个概念就成为了意识指向的一个客体。所以说它也是客观。
比如自我。一个人在对外在的各种现象进行思考。认到到事物的本质,并且抽象,归纳思考的时候。他想来想去会发现自己没了。所有的外在世界和精神世界没有我的存在。把外在的世界全想到了。把精神世界也归置好了。在外部世界里面找一找,有我没有?找不到。精神世界里面找一找,也没有。糟了一个糕。我没了。于是着急了。我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没了呢?当意识指向自我的时候。会发现我思。原来有一个在思考的我存在。所以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按萨特的观点。把可以意识的东西称为存在。存在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意识指向存在就有了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他说存在先于本质。
记得先前和无知求知讨论的时候。我说我差不多三年级才有自我意识。之前不知道有我。他认为我很特别。说他婴儿时期就有自我意识了。说他知道爱吃母亲的奶,不爱吃奶妈的奶。意识为自我对外部进行选择的时候。意识指向的是外部世界。不叫自我意识。当意识指向那个做选择的东西,并把他认识为自我才是自我意识。我本人非常不想把人往哲学的坑里带。所以当时就没说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04:23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0:39
按哲学的思考来讲。事物只是外在的现象,而精神方面认识才是本质。哲学里面的substance,翻译为本质,实体 ...
事物只是外在的现象,而精神方面认识才是本质。——这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就是意识的指向。——这同样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当意识指向这个概念本身的时候。这个概念就成为了意识指向的一个客体。——究竟是概念是客体?还是概念的所指是客体?

认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发现事物的本质,无论是用眼去发现还是用脑(“思维之眼“)去发现。

他想来想去会发现自己没了。——真不知道你所谓的自己是什么意思?似乎不是物质性的身体所代表的自己吧?那是指的“自我意识”吗?为什么“想来想去”自己就“没了”?难道不是自己或说自我在“想”吗?没有想到“自我”就意味着“自我没了”?这是什么鬼逻辑?

我思故我在。——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在彰显“思”是“我”的本质规定性之一外,还彰显了唯心主义的荒谬性。

存在先于本质。——这是将存在与本质二分的表现,也就是将其互外杂陈的表现,进而是将存在空壳化和将本质玄虚化的表现,再进而是将本质主观化、人为化的表现。这一方面,意味着知性思维是存在着重大缺陷的,另一方面为唯心主义、神秘主义大开了方面之门。

意识指向的是外部世界。不叫自我意识。当意识指向那个做选择的东西,并把他认识为自我才是自我意识。——这不过是自我意识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还是不要故作神奇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14:1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7 11:04
事物只是外在的现象,而精神方面认识才是本质。——这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就是意识的指向。—— ...
您这个是非理性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的态度。人可以不依靠理性和哲思,可以完全主观认定一个事物的对错。没有对真理和上帝的认识和敬畏。就是各说各话。那就超出了哲学的范围。视力正常就说世界是彩色的,色盲的人就说世界是黑白。两个人只有打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15:53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1:14
您这个是非理性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的态度。人可以不依靠理性和哲思,可以完全主观认定一个事物的对错。没 ...
恰恰相反,我是理性主义者、唯物主义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18:21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1:14
您这个是非理性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的态度。人可以不依靠理性和哲思,可以完全主观认定一个事物的对错。没 ...
我敬畏真理!但不敬畏上帝!!——我坚持认为上帝根本不存在,至多也不过是只存在于某些人的想象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20:57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1:14
您这个是非理性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的态度。人可以不依靠理性和哲思,可以完全主观认定一个事物的对错。没 ...
说世界是什么颜色的,那只是个人的选择,与世界究竟如何到底有何相干?

我关心的是真实的世界到底如何,不关心某个人究竟怎么说的(除非他说的是真知灼见,对人富有启发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21:48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7 11:15
恰恰相反,我是理性主义者、唯物主义者
您的理性是不需要证明和认可的。反正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您具有对真理的绝对主权和一切概念的主权,您可以随便怎么说。因为您的完全自由就是真理本身。不是说哲学家不承认对真理拥有绝对主权的人。但您有可能不是那个人。如果有多人都有绝对主权。那么他们的观点就不能矛盾。在本质上他们是一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23:12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1:21
您的理性是不需要证明和认可的。反正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您具有对真理的绝对主权和一切概念的主权,您 ...
你所说的绝对主权是个什么鬼?
马克思说:不是人们占领真理,而是真理占领人。(大意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24:05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7 11:23
你所说的绝对主权是个什么鬼?
真理让我们得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26:06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1:24
真理让我们得自由
很多时候,真理是残酷的

自由和真理的关系是复杂的,还是不要盲目乐观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7 11:31:06
slabco 发表于 2022-1-27 10:39
按哲学的思考来讲。事物只是外在的现象,而精神方面认识才是本质。哲学里面的substance,翻译为本质,实体 ...
以下是我提出的建构主义本质观,敬请批评指正

本质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是根本/根基的而非枝叶/茎蔓的,是确定/稳定的而非多变/易逝的,是建构/再构的而非凝固/不变的,是自为展开实现的而非人为赋予强加的,是具体/有条件的而非抽象/无条件的。简而言之,本质即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建构方式及其动变展现方式。

本质的核心要点包栝:本质构素/结构/构成/内容/内含、本质关系/联系、本质能力/本性/要求、本职属性/特征、本质展开/实现/显现过程等。

特本质——某事物保持其为该事物而必需的诸主要(重要)构素及其分布状况、根本性构建方式及其动变展现方式等;动本质——事物及其构素自身禀具的根本性的动变趋向、动变能力、动变条件以及一定内在和外在条件下的动变展开实现过程等;类本质——同类事物共有的(相同相近相似的)诸主要(重要)构素及其分布状况、根本性构建方式及其动变展现方式等。

一般而言,特本质和类本质是静态的本质,而动本质是动态的本质;从某种意义上看,动本质也可以有特本质和类本质的区别;在一定的条件下,特本质和类本质可以相互转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8 11:02:45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7 11:31
以下是我提出的建构主义本质观,敬请批评指正

本质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是根本/根 ...
我先说过了。我不喜欢把人往哲学的坑里带。文字概念逻辑怎么折腾。怎么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也认识不到真理。也产生不了前进的动力。附着在这些绕来绕去的话语背后都是最原始的欲求带来动力,改变世界。马克思的根本是工人要生存。尼采的根本是自我兽性要大爆发。很多国内哲学主义传播者的根本是外国人给饭。不是真的爱真理。
哲学是西夷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西方认识世界是从下往上。从黑暗中寻找、探索光明。所以讲哲学思辨。喜欢人发表见解。崇尚哲智。要理论创新,要成自己的名,自己的家。
华夏文明是从上而下的。用光明普照黑暗。称之为文明教化。所以讲传承、讲正宗。连大家吃个包子,吃个面都要讲究是不是正宗。讲勤学。不推崇自己成名成家、创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所谓唐宋八大家都带有贬意。说明这些人都不正宗。不是儒家的。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等文章诗词不输于八大家。因为他们是正宗的。孔夫子称为圣人,继的华夏正统。你要说他是思想家那是骂他。
本人也希望大家学习中华文化。从根本做起。敬天爱人。会有饭吃,会得自由。先孝悌仁爱,然后再学文。《易经》中的智慧远远超过西方的哲学。如果不从根本开始,明白不了这些道理。文字也是没意义的。
我也不喜欢学国学的人用关怀傻子的眼神看学西学的人。因为真正的正统的文化,要修己安人。要仁人。知道西方人在黑暗中转圈的痛苦。然后开化他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8 14:51:0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6 18:18
谢谢你的努力
“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不,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黑格尔

向你们泼冷水的不是别人,而是黑格尔本人。如果你在概念论里面找不到泼冷水的理由,那么你的解读就毫无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9 06:34:16
slabco 发表于 2022-1-28 11:02
我先说过了。我不喜欢把人往哲学的坑里带。文字概念逻辑怎么折腾。怎么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也认识不到真理 ...
哲学是西夷的认识世界的方式。——难道你是认为中国人就不追求哲学了吗?而且“西夷”之说,除自证愚昧守旧盲目自大外,还能说明什么?

不推崇自己成名成家、创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若真如此,诸子百家是怎么回事?立德、立功、立言是怎么回事?难道你认为中华文明就只能永远吃老本吗?不得与时俱进吗?

从根本做起。敬天爱人。会有饭吃,会得自由。先孝悌仁爱,然后再学文。——何谓根本?难道指的是传统道德?莫非你认为传统道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孝悌仁爱至高无上、包治百病、无所不能?

我认为:道德至上论是非常愚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必须摒弃!!传统道德,有两个根本性缺陷,一是封建主义的(即地主阶级的),而是农耕时代的,这两点都是必须加以批判、改造或剔除的!!——至于其中包含的某些合理的、优秀的部分,在新时代人民实践基础上加以创造性改变、创新性发展(注入时代精神或者现代元素)后才可以发扬光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9 22:24:24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9 06:34
哲学是西夷的认识世界的方式。——难道你是认为中国人就不追求哲学了吗?而且“西夷”之说,除自证愚昧守 ...
西夷之称谓用之于西方未文明开化之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西夷之无学之思。怠矣。汽车怠速。停着不能前进。文字转圈转不出什么。
愚昧、盲目自大是没有学问,没有品德,内心没有光明造成的。智慧人不会因为说西夷就愚昧。愚昧之人也不会因为不说西夷就智慧。猪的名字可以骂人。把一头猪说成短鼻子大象就是爱护动物?只代表那个人说谎。假冒为善而己。
打个比方。美利坚诸夷对待黑人。不能说黑人黑。选黑人当总统。给解放黑人的林肯建偶像。以种族歧视为政治不正确。事实上内心根本不准备接受黑人。和黑人相处。不是爱那个人。而是爱自己所谓政治正确的原则。看到黑人生活得比自己好。很多人就无法接受。这就是谎言和假冒为善者自以为的文明。这是从犹太教法利赛人来的传承。因为自身没有文明。所以无法分辨。所谓的文化不能承载。总是动乱,总是争斗,无法解决。外表很光鲜,内心依然黑暗。实际还是蛮夷。中国人娶个长得黑的媳妇,叫她黑婆子不是歧视。因为从内心接受她的样子。她也不用总为自己皮肤总感到自卑。照样管理家业。
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讲得是能立得住,不朽坏。不是胡说八道。是有次序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的黄帝,尧、舜、文王、周公、孔子。立功的禹王,再其次的才是立言。得其要、得其理的言能立得住。
诸子百家。最有影响的是由上古的官职流传下来的。在《汉书 志 艺文志》中有记载。不是什么独创。要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才能传承上古的正统。
中国人不会因为生是中国人就天然继承了华夏文明。不学就还是无知愚昧。无知无识抛弃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的也不在少数。
以道为德。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根本不对。无根之树,不连在树干上的枝子,是不长久的。没有真诚的态度,没有踏实的学问。道听而涂说。为人虚浮,无识无学,光喊口号是没用的。
没有根本的胡思乱想。胡作非为不是创新。比如一个小孩子没有约束。喜欢跳舞。怎么乱蹦,乱动。也创不出什么好的舞蹈。一个好的舞蹈从哪里来呢?有规矩,有约束。有练习,有功夫,有技巧,有节奏。有起伏。对人内心的需要,精神有最根本的认识和把握。才能有好的创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30 16:42:57
黑格尔哲学的本质是,把掌握本质的手段(思维与思想)看作本质本身。这不失为一种高明卓越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30 16:45:3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26 17:13
(b)判断(DasUrteil)§166判断是概念在它的特殊性中【判断=概念的特殊化/特别化/特定化】。判断是对概念 ...
具体,是理念与自然的结合了的形态,因此是比个体更高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31 15:37:54
slabco 发表于 2022-1-29 22:24
西夷之称谓用之于西方未文明开化之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西夷之无学之思。怠矣。汽车怠 ...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阁下此帖,始知古人诚不欺人。

阁下似乎可称为盲目崇古之人了吧,然食古不化,又何益于人?何益于事?

无创造性之文化,是死的文化;无创造性之民族,是衰亡民族;无创造性之思想,是腐朽思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 10:36:07
laoxian2011 发表于 2022-1-31 15:37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阁下此帖,始知古人诚不欺人。

阁下似乎可称为盲目崇古之人了吧,然食古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贵。
不是我盲崇。是你没有诚意,不自重。所以不能分辨。不诚者, 不懂得怎么思考,看不到什么,分不出真假,找不到方向。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创造不是无知无识,耍宝、喊口号。如果你看过西方牛顿等一干科学家、数学家的研究。你就知道他们对西方古人的思想和学说有怎么样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创造。中国一直到宋朝,全世界科技发明的90%在中国。周到宋上千年。思想腐朽了吗?科技为什么层出不穷?现在不到1%。新文化运动之后。带来创新了?不但不进,反而倒退。更加是跌落到几乎为零。有什么创造?
不学无术,天天摸麻将。想起来批一孔子,批阴阳五行。不咸不淡,似是而非的文字一大堆。有什么创新没有?没有。我想这些不学无术,混日子的人如果到了西方,今天批牛顿,后天批爱因斯坦,再批量子力学。以批斗有学识、认真做研究的人为乐的方式搞思想创新。西方也就成了无创造性之文化,无创造性之民族、衰亡之民族,腐朽之思想。
屠呦呦的诺贝尔成就来自葛洪的抱朴子。葛洪是炼丹修仙的。还好没有碰到那些批中国封建思想旧思想要创造的人。中国飞机发动机始终落后。制造不出高强度,耐热又耐久的叶片材料。中国古人会造勾践剑。过上千年拿出来还可以砍断数层铜钱。外国人听说赶快要重金买去研究。发动机叶片现在就是运用中国古人那种铸剑结晶技术。不知怎么偷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 22:23:50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贵。

诚是什么?性是什么?人之性为何?物之性为何?天地为一,为二,还是无穷之多?
你引用的这段话,读之似有道理,诘之却难以言说。属于自作神奇之玄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 23:06:06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贵。

诚是什么?性是什么?人之性为何?物之性为何?天地为一,为二,还是无穷之多?

你引用的这段话,读之似有道理,诘之却难以言说。属于自作神奇的玄学清谈之词。

诚者,人心之情状。性者,自具之禀赋。以人心之情状,尽万物之禀赋,非玄而何?

人者,天地万物之一类也,生存动变囿一域也。人与万物,接之也不甚多,知之也不甚广,何得以人之性而尽物之性也?且人性不齐,物性不一,以多变之人性遇万异之物性,何以得能尽?遇其简者,不知其繁;逢其纯者,不辨其杂;探其皮者,不察其骨;得其浅者,不觉其深;执其粗者,不究其细。非谓其失,难于两执。抓其大者,放其小;求其小者,弃其大。得之一二而反之亿万,以为吾能尽之,非愚而无知,即幼而无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 23:39:28
创新而非全新。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行人之所未行,为人所未为,得人所未得,成人之所未成,俱属创新。
创新而非创世。一孔之新亦为新,一叶之新亦为新,一瞬之新亦为新。小积而渐成其大,时汇而渐成其久。
创新而非孤创。独创未必为一人之力,首创未必为一时之功,原创未必为条件总备。光其首而名其主,荣其得而隐其失,嘉其异而彰其稀,赞其难而铭其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2-1 23:54:20
slabco 发表于 2022-2-1 10:36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 ...
耀古而非今,夸洋而贬己,非愚者之陋见,即卑者之妄谈。一可谓不知古,二可谓不知今,三可谓不知人,四可谓不知己,五可谓不解事,六可谓不思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