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沙漠计划
一. 解决人类:饮食、污染、医疗;三大问题。
人类的饮食、污染、医疗三大问题,已成为人类不可逃避的三大问题;而且也越来越被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人类并为此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人们不吃饭不行------吃饭引起食物污染----污染引起疾病-----疾病必需要治疗-------治疗引起药物负作用-----药物负作用给健康又留下新的隐患--------一个恶性循环。“人为的食品污染令人触目惊心,正在成为危害人类的杀手。为了增产增收,无论是种粮食还是蔬菜水果都大量使用化肥;为防虫害,违规使用禁用的农药,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使蔬菜水果速生快熟,有人超量使用含有大量激素的药物催熟。有的养鱼专业户为使鱼多长肉、少产卵,竟在饲料里加入避孕药。有的养猪户为使猪多长瘦肉就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有人大量收购病死的瘟鸡,然后用双氧水泡出淤血,再加香料、色素制成各种“烧鸡”出售。有人用病猪、死猪肉加工成优质香肠、腊肠、火腿肠。毒大米、毒油、假盐、假酱(油)、假醋、假茶叶,还有假酒、假胡椒、假味精更是屡禁不绝。”
“ 人为的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吃了污染的食品,会引起急性中毒,农药化肥、二恶英、大量的香精、色素、糖精、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激素类药物使儿童性早熟,成人发胖。长期食用含大量抗生素的动物肉,能破坏人体内微生态平衡,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症”,有时还会使人发生严重的抗生素过敏反应……”
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良性循环体系。这就是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和愿望,如何把人们带入一个纯天然、自然、天、地人相和谐统一的,人类通过自然饮食来治疗自身疾病、通过饮食来保护、修复身体键康的新时代。利用上帝然馈赠给我们人类的纯天然、自然的动物、植物为食品原料和辅料、及其各自不同的天然特性、功能;根据中华民族中医药“药食同宗、同源”理论,经过特殊选优、搭配、加工的中药膳食品工业。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却停留在烟花爆竹上;中药膳是中国人发明的,却停留在火锅、煲汤上;这种悲哀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它应该成为食品工业这个领域的引领者。这个实验已经成功并获得国内外检验通过,国家已批准并、准许大批量生产上市(详细情况请看:http://dalishen.foodqs.com)。这一个是西方人难以解决又无法实现的梦想。
“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西医药之父:希波克底拉。
它就象爱迪生当年发明的那个,发着微亮光芒的小灯泡一样;昭示着人类历史未来的前途和划时代的命运------食疗、食保新世纪。
二. 解决人类环境中的六大矛盾:生存、死亡、沙漠、绿洲、投入、产出间的矛盾。
(一).目前我国环境现状
据中新社2005年03月10日记者:赵胜玉;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说:1.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相当于1996年西北五省区财政收入总和的三倍,平均每天损失近1.5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共有100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沙化,造成粮食损失每年高达30多亿公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30年间流沙压埋房屋2200多间,近700户村民被迫迁移他乡。2.土地沙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3. 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以每年1560平方公里速度扩展,80年代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90年代增加到2460平方公里。到1999年全国有沙化土地面积为: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从1994年以来,每年沙化面积扩大3436平方公里。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次数也由50年代的5次发展到90年代的23次。4.沙漠化是当今世界上一个严重的问题,“全球沙漠化仍在蔓延。”同时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一大突出问题。5. 1986年至1996年,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四省区共开垦土地2912万亩,目前已撂荒1433万亩。6. 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送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的黄色带正呈扩展趋势。
(二).为何我国的沙化治理,越治理沙化面积越多?
A. 我国治沙模式不科学。标本应该相结合:1.通过经济政策,减轻人为给土地施加的生态压力;如:退耕、还林、还草、休牧等措施。2.从沙化机理、草被、植物上寻求人为调理,恢复原生态体间的良性循环。如:网状防沙网---沙漠植被--盐碱植物--植树--种草—网状每棵树滴灌—林间草被喷灌等联做措施。
B. 当前,治沙的主题还是政府,并没有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政府天天治沙,百姓天天干着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经济活动;局部治理,整体退化,绿化赶不上沙化步伐快。
C. 政府承担治理沙化任务的主要机构,是以林业为主的几个部门;而政府其他部门各行其道,缺乏整体协作和部门间的合作。使其功能、效果不佳,缺少执行力。
D. 现行管理体制不科学;管理目标和管理实效错位。1.治沙的投资是国家出的,而治沙任务是由政府从上而下层层机构管理的;“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仿流到口边”、远水解近渴。2.由于偏远地区财政都比较紧张,同时也必须从中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层层截流;中央的一桶水,流到树苗嘴里,只剩半滴水了。3.治沙大多都是按项目承包的方式进行的,既然是承包就要讲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从哪里来?最终还是要从治沙人身上出的,治沙人又只能将其从治沙费用和土地上再次瓜分、索取。最后,流给土地的,有多少好处就可想而知了。
E. 我国治沙工程管理长期形成重建设轻管理、养护。大量资金投入建成的治沙项目,很难保证有正常的管理、养护资金来源,以维持长期生态效益的发挥。结果是建好的项目,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退化,几年后效能丧失。往往是治沙实验成绩显著,治沙效果不佳。
F.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治沙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毕竟财力有限,不可能拿出全部的国民产出用于治沙。每年只能治理一小部分沙地,其结果必然是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树草年年种,风沙天天吹!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共治理沙地32.65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19.33%。也就是说,20年治沙的总合还不到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5。再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苏尼特左旗为例,全旗沙化土地面积已经超过2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面积就达到4453平方公里,而近两年实施风沙治理以来,总共治理沙地135平方公里,仅占全旗沙地总面积的3%。区区几棵树、几片绿叶,怎能抵挡黄沙猛兽啊!
(三).利用自然、社会、动物、植物、文化、民族心理、经济利益驱动法则特点、力量;以多赢的模式,拯救地球,根治地球牛皮癣(地球沙漠、荒漠化问题)。
(1).沙漠的使用权,归沙漠治理、养护人永久性(除国家石油、矿藏权以外)、无偿使用、管理。
(2).沙漠上种植的树木、植物、动物、建筑设施等,谁投资、建设、种植的归谁所有,只准种植、养护,不准破坏、砍伐。
(3).沙漠的治理、养护、林间经济作物、等一切合法活动;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只许在各方面给予大力的、与其它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同等待遇支持、保护,不准索取(包括一切国家的税、费)、摊派、或下达任何变相经济指标。
G. (4).首先,在世界第二大沙漠,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以地毯式综合治理推进方式;利用民间资金逐渐,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园林墓地旅游区。A.在这里实行土葬。B.葬者费用自理,统一建设、管理、配套服务。C.在每一个死者墓地旁种植四季常青树,树碑立撰;该树归死者亲属永久性所有,但不得砍伐。D.在墓地群之间,修建园林景观、建筑物及配套设施。E.让死者在这里,为改善人类环境、治理沙漠作出最后的贡献;在常青树下,得到灵魂的升华和人们永久的纪念。F.让死者,为保护环境污染、勤俭节约做出表率。G. 如:网状防沙网---沙漠植被--盐碱植物--植树--种草—网状每棵树滴灌—林间草被喷灌等循环、联做措施。每亩滴灌设施为1000左右。H. 让我们来解剖一下天津市殡葬事业管理处的《殡仪服务项目收费标准》 。按最低收费标准和最高收费标准分别进行计算,如果选用最低标准,丧葬费用只需1200~1500元左右。 主要收费项目有:骨灰盒400元、殡仪车105元、火化费100元、灰存放费90元、装卸尸体费30元、租用礼厅费240元等。 如果按照高标准,丧葬费用可达到2万一3万元左右,比如,高档骨灰盒的价格万元以上,殡仪车1600元/次,租用高级礼厅告别、悼念每45分钟1560元、选用全自动火化炉6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