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考剖析人才培养标准
2011年04月24日 星期日 06:27 P.M.
| 公务员考试——国考新秀 今天笔者再一次有幸监一天公务员考试,那除了比较累之外更多的感触就在于对形势的判断,全国今天有22个省市同时进行,山东35万考生参考,就德州地区也有540多场次,大家算一下每场30人,至少也有16200人参考。至于要多少我不太清楚,可是我知道仅纪检委一岗就有270:1,非常可怕。短短一天极具如此数量之多人次把整个道路围堵起来——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十分壮观。
 
 
 超难的内容 
 整个考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大部分,上午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共分五部分:NO1;言语理解与表达;NO2;判断推理;NO3:常识判断;NO4:数量关系;NO5:资料分析。而下午的申论则光有文字就达十页之多,我粗略算过一页大约有730字左右,这样这个卷子大约就有7300个字,还要求根据给定的材料写出合乎规定的1900字,时间只有150种。能力测试非常全面,各方面素质能力都考察到了,所有没有极其全面知识面那是很难应付;而申论则更是要求超强知识储备,运用知识解答问题,那种思维加工,方法运用更要求十分到位且全面熟练。
 
 
 人才培养标准 
 要相应对此类大考,或者叫选拔标准,没有经过严格系统训练,或者说没有极其丰富的考试经验以及社会实践,可以说就是没戏!所以要作为现代公务员要具备很多条件我认为如下几点必不可少:
 
 
 博览群书 广读博记,涉猎群书,没有广泛阅读,不可能有如此广泛知识面,如果视野很窄,就不足以应付常识部分,只有大量占有材料,才会有所悟有所思,才会有感而发,心里又是一方面说出来写出来又是一方面,这就要求沉淀下来,积累丰富自己,使自己能够达到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才能游刃有余,从容面对不断增加的大容量。
 
 
 效率 面对量越来越大,而难度也不见降低,只有经过系统艰苦的训练,平时多联系快联系,才能保证短时间出精品。“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绝非虚言,阅读快,吸收快,思维快,表达快。就会出效果,所以平时一定紧张起来,对自己要起严格一些,多找一些难度大深度够的材料,掐时间完成,持之以久就会见效!
 
 
 左右脑同时开发 
 既要注重数学等理科开发,多数据敏感,使自己思维立体起来。增加自己的逻辑性,判断问题多讲究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多图形图像的表达能力,学会质疑,存疑,答疑等能力;所以尽量做到不偏科,全方位开发自己的智力,来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形势。
 
 
 习惯很重要 
 要想做到我们所说的能力,来应付类似这种大容量高难度的经验,没有良好的习惯只能是空想。比如我们现代人习惯电脑打字,可是这种关键考试偏偏考验您的动手写作能力,长篇大论洋洋洒洒,没有持之以恒的长期写作很难应付,所以习惯很重要,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动手习惯,表达习惯,等等必须坚持养成。我们尽量用好的习惯来代替不好的习惯。未来机会视为有准备有准备之人留得!
 
 
 勤于实践 从整个考试来看,有利于那些有实践经验者,毕竟写作部分没有实践经验就没有那个高度,没有那个心得,没有实战强写出来也是书呆子气很浓,没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因此学习要结合实践才有意义,理论才能及时转换成生产力,多关心社会,多关心时事,多关心民间疾苦,多深入社会底层,结合理论创新理论,才会产生有价值的文字。
 
 其实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个考试能全部反映出来,但是至少可以折射出一部分道理。我们应该根据导向及时调整自己,适应社会才能发展是硬道理。
 
 作为一个教育者结合自己多年实践,感悟很多,但是思考会越来越深入,慢慢地把它变成系统地东西,最后用在教学和培训上,别人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和价值!
 
   
 
 | 
类别:默认分类 | 

 | 
编辑 | 
删除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5) | 
评论 (0) 
上一篇:
解读“人力银行”与“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