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说,就业是怎么变化的不好说,因为TFP下降,w下降、收入下降,收入效应会让闲暇减少(就业增加),但替代效应(w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又可能让闲暇增加(就业减少)。在RBC中一般将闲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相抵消,而用跨期替代来产生顺周期的就业。因此,就业此时是降低的。就业也是顺周期。
产出显然是顺周期的。
现在结论就是Y、w、N都是顺周期。但是,平均劳动生产率为Y/N,由于是两者相除所以不太可能是高度顺周期。那么,RBC理应表现出不太高度顺周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且平均劳动生产率与w的相关也应该不会过高。但是,由于RBC往往设定Cobb-Douglas形式的生产函数,所以平均劳动生产率与MPN间的相关系数为1。再加上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框架,所以实际工资和MPN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样,这三个变量中只要有一个是高度顺周期的,就意味着这三个都是高度顺周期。
经验证据表明,现实中劳动生产率基本为无周期,或者稍微的逆周期,且与实际工资也是不怎么相关的。
所以,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度顺周期,以及与实际工资间高度顺周期的模型预测,是一个重大的缺点。
逆周期劳动生产率是数据的表现,而非模型的表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from^^uid=2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