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281 3
2011-04-24

新凯恩斯主义中假设名义价格粘性,因此货币扩张会使公众手中实际货币余额增加,进而商品需求增加,引起边际成本定价的企业增加劳动需求,于是实际工资上升,产出上升,实际工资是顺周期的。
可是,为什么说劳动生产率是逆周期的?
巴罗的书里说,劳动量上升,于是根据生产函数,MPL减少,而MPL又与劳动生产率成比例,所以劳动生产率逆周期。
如果这样解释,那么实际均衡周期模型里面的技术冲击增加的劳动量岂不是也减少MPL?谁能告诉我怎么理解??谢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4 20:41:12
我没看明白lz说的是什么意思。

根据RBC模型的传播机制中的闲暇与消费的替代,若TFP下降,其他条件不变的话,总收入会下降。闲暇是正常品,若替代效应较大,则闲暇会减少,劳动供给理应增加。
再考虑劳动需求,TFP下降使厂商的MPN有下降的趋势,这时若要满足MPN=w,厂商必须减少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增加,劳动需求减少,最终结果是均衡实际工资降低。所以,实际工资是顺周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4 21:05:59
接着说,就业是怎么变化的不好说,因为TFP下降,w下降、收入下降,收入效应会让闲暇减少(就业增加),但替代效应(w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又可能让闲暇增加(就业减少)。在RBC中一般将闲暇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相抵消,而用跨期替代来产生顺周期的就业。因此,就业此时是降低的。就业也是顺周期。

产出显然是顺周期的。

现在结论就是Y、w、N都是顺周期。但是,平均劳动生产率为Y/N,由于是两者相除所以不太可能是高度顺周期。那么,RBC理应表现出不太高度顺周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且平均劳动生产率与w的相关也应该不会过高。但是,由于RBC往往设定Cobb-Douglas形式的生产函数,所以平均劳动生产率与MPN间的相关系数为1。再加上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框架,所以实际工资和MPN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样,这三个变量中只要有一个是高度顺周期的,就意味着这三个都是高度顺周期。

经验证据表明,现实中劳动生产率基本为无周期,或者稍微的逆周期,且与实际工资也是不怎么相关的。

所以,平均劳动生产率高度顺周期,以及与实际工资间高度顺周期的模型预测,是一个重大的缺点。

逆周期劳动生产率是数据的表现,而非模型的表现。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from^^uid=20444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4 21:12:36
新凯恩斯中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跟RBC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名义刚性的存在而导致了某些扭曲、为MPN=w打入了wedge之类的。要得到实际工资的顺周期,沿袭RBC思路即可。由于新凯恩斯不怎么关注冲击和传播分析,所以我不太了解他会怎么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周期特征。

不过,想起来也并不困难,因为垄断竞争、价格离散等一系列扭曲的存在,MPN=w之间肯定被打入了楔子,而这个楔子是时变的,所以mpn跟w的相关系数肯定会被降低。另外由于一系列非竞争性和伸缩性价格的存在,使产出不再和tfp高度相关,这时,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以及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肯定大为降低。

换句话说,劳动率之谜只是对RBC中完全竞争市场和伸缩性价格等元素的诟病,在新凯恩斯中这本身就不再是一个大问题了。要去解决这个谜,有意义的举措就扔在RBC框架下行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