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大学,还能再差一点吗
什么毁了中国的大学?
大学已经功利化,因为你我的欲望都走向了最大化。当读大学成了一个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了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摧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详细]
中国没有一流大学
中国的一流大学比不上美国的一流大学,也比不上欧洲的一流大学;中国总有那么一些人始终要表示自己是很行的,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些东西不行;虽然大学的待遇比从前好得多,但学风却越来越差,对年轻人的教育培养越来越糟糕……[详细]
- 大学真的大吗?
大学之大不在名气之大,面子之大,规模之大,官有多大,学生有多多。我们的大学,遍地高楼广厦,富豪高管,独缺大学之大……

- 大学能改变命运吗?
当大学让人才教育变得数据化,也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神秘力量——能力可以学分化,人格也可以证书化,道德也可以数据化…

- 大学还能堕落到哪里?
耶鲁大学学报曾这样嘲笑中国大学:“它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并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

无法回避的“钱学森之问”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享年98岁。二日后,《人民日报》文化版发表了钱老在四年前就“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系统谈话,面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钱老直指中国大学“没有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发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的提问。“钱学森之问”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11月11日,安徽11位教授向教育部发信疾呼,要求直面“钱学森之问”,信中称:钱老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详细]
投票
中国为何缺少一流大学?
资金投入不够大 硬件不足
学生不够努力 学风堕落
大学管理行政化 官僚化
学界学术水平低 创新能力差
投 票
查 看
大学乱象: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
- 我们的大学是名利场,是声色场,是官场,是商场,独独不像学堂。大学吞噬理想,吞噬独立精神,产出的则是一群全然不知学风该为何物的“人才”。我们的大学在争先恐后的争创一流,高教改革原地踏步的同时,各种腐败手段却能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行政化乱象:官帽吞噬学堂
大学目前的大学行政机构臃肿,一个大学通常至少有六七个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如果区区十几人的学院就要设四五个院级领导,有多大比例的教师会全身心地搞学术?大学领导不为大学生存之本争而争学校行政级别,就是典型的例子……[详细]
大学成政治附庸 吞噬独立精神
大学行政化,就会不断接受外部行政指令。这情况延伸到校内就是行政系统指挥和支配教学。庞大的、支配欲强烈的行政系统热衷于制造出大量“工作”,如只填写大量无意义表格就令教师穷于应付。再加上各种评估,更是消耗着师生大量的精力、时间……[详细]
- [url=]学术造假:教授成黑社会[/url]
高校学术抄袭造假早已不是新闻,反而遭曝光后的丑态更能吸引眼球,华中科大教授肖传国雇凶袭击揭露者方舟子,河北某大学校长请公安报复揭露其抄袭者,高级别反成掩盖黑暗的手腕……
[url=]
[/url] - [url=]灌输教育:全成听写课[/url]
欧美大学教给学生如何思辨、判断是非、思考问题,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而我们的大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考试时能用就行,被称为“听写课”……
[url=]
[/url] - [url=]学风堕落:变味的选课[/url]
在北京一个“985”工程大学的外语系,硕士研究生选课不是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而是看教这门课的教师管得严不严。课管得不严、考试打分高的老师,就报;反之,其课程则无人问津……
[url=]
[/url]
[url=]腐败手段,大学持续创新[/url]
基建腐败:4天发3案

4天内,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等5名大学领导因基建腐败被查处……
[详细]
招生腐败:有钱就能上

海南大学两名没绘画基础的学生,却以美术专业课高考一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学生:招生老师收了我的钱……
[详细]
采购腐败:拿高额回扣

高达45%至50%的暴利空间催生高额回扣及利益垄断,江苏省逾九成高校涉教材商业贿赂案……
[详细]
小调查
创办一流大学 您认为最要紧的是?
去除行政化,大学实现教授治校
多吸引世界一流学者,打造一流的师资阵容
教学上实现突破,破除应试教育
建设一流的校园环境和硬件设备
投 票
查 看
可爱的大学 我们真的可以有
大众教育时代 大学应如何定位
尽管现在大学的定位已从精英教育改为大众教育,但大学整体而言仍然是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大学校园风气的败坏,乃是最可怕的败坏,因为这必将影响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
大学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以自身的良好行为体现道德规范,以正确的舆论影响社会。回归大学主体,回归教育本性,才是大学建设的当务之急……[详细]
脱掉官帽才能重构大学精神
大学如何才能受到大家尊重?大学要做社会的灯塔,要成为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德性,这是大学的生命,也是大学精神之所在。德性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对待历史的责任感,体现在对待金钱的态度,体现在是否能够收藏社会的良心。而这些,都不是官本位的行政化大学所能承载的……[详细]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
好大学不是钱堆出来的,否则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中东没有好大学,条件简陋的西南联大出了大师。归根结底,大师和大学制度是一所好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东西是外在建筑无法取代的。如果用非常简略的语言表达大学制度,它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大学自治;第二,学术自由;第三,教授治学;第四,通才教育;第五,学生自治……[详细]
大学生蜗居再嘲中国式人才
朱清时:试解钱学森之问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高校已走到十字路口。墨守旧体制的弊端,我们已有切肤之痛,若要改变,新路又在哪里?朱清时,一个自称“怀着高校改革梦想的理想主义者”,在深圳,开启了改革之梦……
[详细]
[url=]他山之石[/url]
台湾清华别样红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55年来相隔千里的两个“清华”秉持着同样的校训。实际上,台湾清华的“法宝”很简单,只有四字:不断突破……
[详细]
香港大学:为世界而立

“1911年,《香港大学条例》正式生效,创立了香港第一所大学,港大从建成之日起就树立“为中国而立,为世界而立”的宏远抱负,为香港、为亚洲培育一代又一代的英才……
[详细]
中国高等教育积弊已久,对高等教育的抨击,反思持续多年,对大学之道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前有80年代刘道玉半途而废的改革,后有朱清时南科大的破冰之路,但“钱学森”之问仍是个未解的命题。时值中华盛世,又逢清华百年,惟望中国大学在争先恐后的一流之路上,能早日回归真正的大学之道,让大学变得可爱一些,不再那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