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人人网开始变成了时政辩论的前沿阵地,往往一篇日志,一张照片,一段视频就能引来各种立场各种“派别”的人的唇枪舌战。其实不止是在人人网,任何人气旺盛的论坛、博客、SNS乃至近两年新兴起的微博,都能看到彼此冲突的观点的激烈交锋。  我早先也曾热衷于和他人辩论,然而时间久了就发现,辩论结果往往是持A立场的人更加坚信A,持B立场的人更加坚信B。辩论到最后变成互骂“F*ck”之后一拍两散的情景也是屡见不鲜。时间久了,就难以保持当初那种热情,因为有种“反正怎么说也是鸡同鸭讲还不如不说”的感觉。当然,我和很多人一样,在无法说服对方时,(对方也无法说服自己时)肯定难免产生这样的想法——怎么想要让他接受”正确”的观点就这么难呢?(这里的正确,自然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正确。)仿佛自己已然真理在手,只是在居高临下的“推销”真理。这样的想法自然是可笑幼稚的。不言自明的是,真理应当是在思想的碰撞中被寻找的,而非已经被某些人发现并垄断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斯图尔特·弥尔认为真理是在不同意见的竞争中逐渐“进化”,所以他不像有些人声称找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相反,他主张的是建立一种寻求真理的过程。理想化的辩论目的也应该正在于此。理想化的辩论不应该是为了压倒另一方,甚至就是为了“打脸”或者恶心谁一下。  
“弥尔认为,由于人类难免犯错,自由讨论才是最有可能发现新真理的途径,而对任何探究的封杀和排斥,都会对人类造成损失,因而都是不明智的。此外他还认为,只有通过争辩,才能让我们学会更好地表述和捍卫真理,并使真理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争辩,或者不允许争辩,只会让已经建立起来的真理变得不堪一击。”
(摘自维基百科)  
然而,现实生活没有那么理想化,并不是所有的辩论都是为了探讨真理而进行的,有很多辩论就是为了说服对方而进行(人人上最常见的就是此类),还有很多辩论是因为有观众存在,为了影响特定的受众而进行(美国总统大选时的辩论、法庭辩论、正式的辩论比赛等)。  
所以根据目的不同,我粗略把辩论分为4类:  
1. 成败依赖于对手的 (Opponent dependent)  
2. 成败依赖于观众的(Audience dependent)  
3. 成败依赖于自身(Self dependent)  
4. 探求真理(Truth Seeking/Truth dependent)  // 好吧,我承认这个说法酸了点。  
这几类都是顾名思义:  
第一类辩论就是一定要等对方承认你是正确的,辩论的目的才算达到。可以是公开的,可以是私下进行的;如果曾经参与过这种目的的辩论,你很可能会有和我类似的感受——累!因为你必须说到别人点头同意,辩论才算完成。一个人对一个观点的认同,很可能牵涉到他的价值体系,他对信息掌握的程度等诸多方面,让对方改变想法这件事很可能是没结果的。举个例子:反韩的69圣战时,无数“爱国者”去百度爆吧,不少“爱国青年”贬低韩国组合SJ的长相,说他们根本不帅,现在的小孩儿不懂什么叫做帅。更有犯傻的甩出一张周恩来的肖像,义正词严的呵斥道:“看,这才叫做帅!”SJ粉丝:“………………帅个×,还不如SJ的脚毛帅。”(周:“××××的,招谁惹谁了,躺着也中枪。”)这是此类辩论的一个典型结果,你气死也没用,人家的想法就是不会改变。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那个“年幼无知”的SJ粉被总理的魅力“深深的征服”了,但是他就是嘴硬不承认。遇到这种情况,同样使得试图说服对方的人陷于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  
第二类辩论比较重要。双方采用广场模式辩论,例如BBS、微博、推特,人人上的回帖等,双方说过的话都是对特定观众开放并且有迹可查的,其目的在于影响这些特定观众对事情的看法。观众可以是在辩论现场围观的(网络/真实生活),可以是不在场但是有机会接触到该辩论纪录的。这种辩论成败最终评判标准就是你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否争取到了更多的围观者认同你的立场。我们最经常见到的发日志探讨某个话题,例如推倒柏林墙的“钓鱼岛显然属于日本、钓鱼岛还是属于日本”,就属于此类。他的辩论对手是那些坚持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人,而观众就是有机会读到这些文章的但是对这个问题并未下定论的人,当然也包括坚持钓鱼岛属中国的那些。这样的辩论目的很清晰,不是为了做真理的探求,而是为了影响特定人群,就是为了说服某些人。如果能争取到对手的认同那更是你的本事。所谓的启蒙、开启民智,其实就是这类辩论的一个延伸。不管是turf、果粉、五毛、皇汉……每个派别都有不少转发次数很高的网帖,其实这样的帖子的目的几乎都不是要探讨真相的,就是为了宣传自己这个阵营的立场,让更多人认同自己的阵营的政治主张。(当然我不反对采用这样的辩论方式,而且我反对也没用,)因此,如果这个帖子下面一片赞许之声,在人丛中有一两个人发出了微弱的反对声,但是仍然被围观或者淹没,那文章作者还是成功的。不过这个帖子被转到其他的地方,就未必还会有这个效果。所以这里的成败定义也依赖语境。(题外话:我欢迎更多的自由主义者们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争取更多人认可普世价值,推动社会进步。不过仅仅有道理是不够的,既然是为了传播,幽默风趣就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说与说什么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