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12018 3
2021-12-17
现在许多同学为了在论文中增加创新点,所以希望增加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但在模型假说中却没有交待为什么要用这些变量。这样的论文显然不合适。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非要加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呢?
其实,如果发现某个自变量不仅自己直接影响因变量,同时也通过其他变量影响因变量,这时才要考虑使用中介变量。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一些变量有这种现象,如一个人收入会提升食物消费,同时也会因为你收入增加而提升了消费档次进而在更大程度增加了消费。所以,在你使用这个变量前,务必要在假说 中进行详细说明。否则,后面的变量增加就没有意义。中介变量其实是一种更细致的研究,所以容易出现创新点。
而调节变量,顾名思意,就是对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整,但这种影响并非确定与稳定的。在模型中更多当作一种协变量。就像一个人本来对你非常好,但是来了一个坏人,不停说你坏话,这个原本对你很的人(正向影响)就变得不好了(无相关),甚至没事过来骂你一顿,这就是负向影响了。所以调节变量会影响变量关系。如果你在假说中明确表达了几个变量共同影响因变量,而且影响方向都有可能变化,这时自然要设计调节变量了。
所以,许多时候要先有假说,再有变量设计,而不是相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3-5 14:11:07
想问一个问题,x1对y显著,x2是调节,加入之后也可以得出x2具有调节效应,但是x2对y不是很显著,这种情况可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8 18:54:19
楼主,感谢帖子。 从你的表达中,似乎看出,调节变量最好是有反作用的才有意义。
比如Y=a+bX, b为负。放入调节变量Z后,模型变为Y=a+b1*X+b2*Z+cXZ。 c的符号最好为正。这样的结果才有意思。

想请教一个问题。加入调节后,b1变为正了,c还是正号。 这样的结果是不是非常荒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21 12:19:38
调节中介作用的检验模型与操作方法: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728164-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