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考研专业课
1102 0
2021-12-20

1、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①简单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1)“所有是”的矛盾为:“有些非”


(2)“所有非”的矛盾为:“有些是”


(3)“某个是”的矛盾为:“某个非”


(4)“必然是”的矛盾为:“可能非”


(5)“必然非”的矛盾为:“可能是”


②复言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1)联言判断:P且Q的矛盾为:(非P或非Q)


(2)相容选言判断:P或Q的矛盾为:(非P且非Q)


(3)不相容选言判断:要么P,要么Q的矛盾为:(P且Q)或(非P且非Q)


(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P→Q的矛盾为:P且非Q


(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Q←P的矛盾为:非Q且P


(6)充要条件假言判断:P↔Q的矛盾为:(P且非Q)或(Q且非P)


2、相容选言判断推理规则


①P真→(P或Q)真;Q真→(P或Q)真;


②(P或Q)=(非P→Q)=(非Q→P)


③(P且Q)→(P或Q)


④要么P,要么Q→(P或Q)


3、假言判断推理规则


①核心知识


  

判断种类

  

含义



关联词



推理规则



充分条件假言

  

P→Q



有P就一定有Q



如果P,那么Q

  

只要P,就Q

  

若P,则Q

  

一P,就Q

  

要P,必须Q

  

P必然/一定Q



(P→Q)=(﹁P←﹁Q)



必要条件假言

  

Q←P



没有Q一定没有P



只有Q,才P

  

不Q,不P

  

没有Q,没有P

  

除非Q,否则不P



(﹁Q→﹁P)=(Q←P)



②假言判断的等价推理规则


(1)(P→Q)=(非P←非Q)


(2)(P→Q)=(非P或Q)


(3)非P→(P→Q)


(4)Q→(P→Q)


4、二难推理


  

1.公式1

  

A→B

  

¬A→B

  

∴B

  

2.公式2

  

A→B

  

A→¬B

  

∴¬A



3.公式3

  

A→B

  

¬A→C

  

A∨¬A

  

∴B∨C



4.公式4

  

A→B

  

C→D

  

A∨C

  

∴B∨D



5、模态判断之等价推理


必然P=不可能非P


可能非P=不必然P


必然非P=不可能P


可能P=不必然非P


6、三段论推理


①三段论的换位推理


  

变形推理

  

变形推理前



变形推理后



有效性



★★换位推理



所有S都是P



有些P是S



有效



所有S都不是P



所有P都不是S



有效



有些S是P



有些P是S



有效



有些S不是P



有些P不是S



无效

  


所有S都是P



所有P都是S



所有S都是P



有些P不是S



②三段论的解题方法


(1)画图法:先画所有,再画有些,确定画实线,不确定画虚线。


(2)传递法:


所有S是M+所有M是P→所有S是P


有些S是M+所有M是P→有些S是P


所有S是M+所有M不是P→所有S不是P


有些S是M+所有M不是P→有些S不是P


7、综合推理


①巧用排除法


排除法是指在综合考虑所设题干和所给选项的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干扰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的一种快速解题方法。


②善于找突破口


常见的突破口主要有两大类。


(1)确定信息突破。确定信息指的是能够判断出唯一情况或结果的条件,多为肯定句句式。比如:“在一周中,小王只在周三去肯德基吃东西”,这个信息是确定的,那么我们做题时可以在此入手。


(2)重复元素突破。重复信息指的是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我们可将此类元素作为突破口。比如:小王的年龄>小明的年龄;福建人的年龄>江西人的年龄;小明的年龄>福建人的年龄。三个信息中只有“小明的年龄>福建人的年龄”是涉及两个方面元素的,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突破口。


在找到突破口后,需要依据突破口去挖掘题干背后的隐性条件,逐步推理得到正确的答案即可。


③画图法解决位置关系


画图法主要解决位置关系(座位图和方位图)。


④列表法


列表法可以帮助考生理清思路,大大提升解题准确率。


⑤数学计算


逻辑中的数学计算题,计算量较小,主要考查逻辑分析能力,考法有算术、大小排序、不等式计算、比例计算等,考生需将文字条件抽象成公式进行计算。


8、类比推理与归纳推理


①削弱类比推理的技巧


(1)类比对象之间有本质不同,不可类比。


(2)类比对象存在与推出属性相排斥的属性,不能进行类推。


②削弱枚举归纳推理的技巧


以偏概全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时容易出现的逻辑错误,如果题干的推理出现了这种逻辑错误,削弱的方式就是指出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由部分不足以说明整体也如此,进而说明用这种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9、削弱型——破坏因果关系(从强、从近原则)


①削弱论证——破坏因果关系


(1)割切桥法——(因果无关)


(2)因果关系法


a.因果倒置,即结论 B 会引起前提A;


b.另有他因,即有其它原因会引起结论 B 的发生,削弱前提 A 的作用;


c.有因无果,削弱因的作用;


d.无因有果,削弱因的作用。


(3)措施目的型削弱


a.措施不可行;


b.目的达不到;


c.引起别的恶果。


(4)数据比例型削弱


削弱方法:找到基数得到比例进行削弱。


(5)不能削弱型


a.加强型。


b.无关项。


②削弱结论——形式化削弱


(1)矛盾削弱:P→Q矛盾为:P且非Q;     “所有是”矛盾为:“有些非”。


(2)反对削弱:“所有是”和“某个非”;      “所有非”和“某个是”。


10、假设型——必要原则


①直接搭桥法


前提A和结论B是两个独立的话题,要想让他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补充一个条件,将两者联系起来。


②否定代入法


若A是B的一个必要条件,那么非A→非B。


11、加强型——加强因果关系;从强、从近原则


①加强论证(加强因果关系)


(1)搭桥:建立前提和结论的联系。


(2)排除他因:排除影响结论成立的其他原因。


(3)无因无果:反面加强。


②直接加强结论


(1)直接支持结论。


(2)引入新的论据支持论点。


③论证逻辑中典型的错误选项


(1)无关项:无关项不涉及题干的关键词,和题干论证无关的选项,不能对题干论证起到任何作用,一般排除。


(2)诉诸权威:选项中出现“某权威机构认为”“经某机构某会议通过”“某专家认为”“某教授认为”“发达国家也是这样”等词汇时,一般是诉诸权威,直接排除。


(3)诉诸大众:选项中出现“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等词汇时,一般是诉诸大众,直接排除。


(4)诉诸未知:选项中出现“尚不清楚”“尚待证明”“尚待研究”“值得讨论”“因人而异”“还没有证明”等词汇时,一般是诉诸未知,此选项的意思是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还需要证明。


(5)诉诸人身:在论证过程中,将立论和反驳的重心指向提出论点的人,而不是论点本身。


12、评价型——分析题干,有效评价


①评价逻辑漏洞


要求指出题干论证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常见逻辑谬误有:不当类比、自相矛盾、转移论题、混淆概念、模棱两可、推不出等等。


②评价论证方法和原则


常见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反证法:为了证明A真,先假定A假,然后由A假推出矛盾,因此,假设A假不成立,所以,A真。


(2)选言证法:通过断定除A以外的情况都不成立,从而证明A真。


(3)归谬法:为了反驳A,先假定A真,然后由A真推出荒谬的结论,因此,假设A真不成立,所以,A假。


(4)间接反驳:通过证明A的矛盾或反对命题为真,从而确定A假。间接反驳是通过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某一判断为假的思维过程。


③评价争论焦点


即找到论战双方的真正分歧和对抗所在。


这类题一般涉及到两个人的对话,所以:


(1)要搞清楚两个人分别论证的是什么,即理清双方的论证结构。


(2)判断二者是观点之争还是理由之争。观点之争是指两人观点不一致,例如保护自然与不保护自然;理由之争是指两人观点大体一致,但所给的理由却是不一样的,例如保护自然是因为它们对人类有用和保护自然是因为它们应当生存。


(3)把选项代入题干,需要通过比对一一进行判断,读懂选项的意思。


④评价有效性评价


即判断一个推理或论证是否有效,是否正确?


这类题型要求判断一个推理或论证是否有效,是否正确。


一般来说,需要评价的推理或论证还隐含有别的前提。如果肯定这个前提,则推理论证就是有效的;如果否定这个前提则推理论证就是无效的。


13、解释型——找合理理由,兼顾原则


①解释难以理解的现象题干给出一个现象,要求选择一个选项对题干进行解释,这种类型的解释题类似于加强,正确答案一般与题干相关。


在解题时,我们要运用理性思维,需要引入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达到解释说明的作用,这类解释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寻找他因”。


②解释看似矛盾的现象


题干描述的两个事实或现象常常存在矛盾或冲突,但是这种矛盾或冲突是表面的,实质或本质上根本就不存在矛盾或冲突。


要通过解释来化解掉表面的矛盾或冲突,这类解释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调和矛盾”。


14、结构相似型——找准结构,一一比对


15、结论型——整体分析、从弱原则


管理类联考院校最新资讯、历年笔试真题、分数线、面试复试真题、学霸笔记、管综资料包就在【华图教育MBA】微信公众号。此外,还可以添加微信免费领取,还有考前押题卷可领哦~


mm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