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515 93
2011-04-28
国人三餐吃了21种食品添加剂 来源:南方网

关注






  国务院:从重处罚食品非法添加严打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所有食品生产者建信用档案


  新文化报推出深度报道“食品添加剂乱局调查”
  ■本报记者 张伟伟
  “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家,吃个增白剂加柠檬黄馒头……”这个段子近期被广为传播。 【墨汁石蜡合成的45吨“粉条”流入市场(图)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瘦肉精、牛肉膏和柠檬黄,每次事发后,监管部门都会迅速“亡羊补牢”,最近一次发生在20日,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告,设定了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最高限量,婴儿配方食品中限量为1mg/kg,其他食品不得超过2.5mg/kg。禁止人为将三聚氰胺添加到食品中。
  昨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1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实施方案,将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列为治理重点。【以前愁能不能吃饱,现在愁会不会吃倒

  可是,我国纳入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多达2300多种,它们多为化学制剂,却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料。一再出现的事故,不能不让我们探究和思考,我们的食品添加剂怎么了?
  身边账单
  三餐吃了21种食品添加剂
  一日三餐“色”、“香”、“味”,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举足轻重。
  长春市亚泰桃花苑的白领单玥19日的三餐食谱,就包括21种食品添加剂。如果在外就餐或从超市买加工好的食品,食品添加剂更多。
  早餐:奶酪+面包+蓝莓果酱+牛奶=12种添加剂
  其中,奶酪的产品说明中标明“食品添加剂”的有5种,分别是: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山梨酸、食用香精、β-胡萝卜素;
  面包的配料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的也有5种:酵母、改良剂(淀粉、维生素C、淀粉酶)、丙酸钙;
  蓝莓果酱含食品添加剂两种:柠檬酸、果胶;
  纯牛奶的包装袋上未标注是否含有食品添加剂成分。
  午餐:尖椒炒牛肉+西红柿炒鸡蛋+米饭=7种添加剂
  在烹制过程中,单玥用了酱油、桂花香醋、鸡精、味精等调味品,其配料或成分涉及的食品添加剂如下:
  鸡精调味粉中含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增味剂);
  桂花香醋中含谷氨酸钠、焦糖色、苯甲酸钠(食品防腐剂)、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甜味剂);
  酱油中含焦糖色、谷氨酸钠、黄原胶、山梨酸钾、呈味核苷酸二钠。
  晚餐:麻婆豆腐+菠菜海带汤=3种添加剂
  其中,麻婆豆腐调料的配料表中显示,含有“呈味核苷酸二钠、纽甜、辣椒红”3种食品添加剂成分。
  记者暗访
  乱象一
  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
  光复路、七马路是长春市食品添加剂主要集散地,商户大约有三四十家,经营添加剂种类多达数百种。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
  光复路市场惠丰调料商店负责人步先生介绍,前几年,长春市食品添加剂市场比较混乱,尤其体现在乱用方面,比如食用色素在餐饮行业用得较多,甚至个别知名食品企业也买未达卫生部门标准的B类色素使用。
  随着监管力度加大,食品添加剂绝大部分是达标产品,很多餐饮企业在采购时也要求商家提供“三证”。
  经营食品添加剂需相关部门许可,所以,长春市真正专营食品添加剂的商户只有约二十几家,经营种类和销售对象分别集中在香肠制品、烘焙食品、小食品及餐饮业等。
  乱象二
  放多少是你自己的事儿
  “有没有鸡蛋口味的香精?”在七马路附近一家食品添加剂店,记者扮成蛋糕店老板咨询商家。店员说:“当然有,1公斤装的,有53元和60元两种。”“一次放多少?”记者接着问。“那要看你的口味。产品上也有说明,按0.2%~2%配比就可以。”“按说明中2%的最大配比用量也就够了。你想多放些,这个我们管不着。”店老板说。
  乱象三
  香精+色素=果味
  调查发现,任何口味几乎都能在食品添加剂中找到。
  一些商家称,香精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非常广泛,品类多达近百种,有粉末、水油、油溶等三种剂体可供选择。可以调出水果味,比如蓝莓香精;还可调出花香味,比如桂花味;奶类系列香精有酸奶、牛奶、羊奶、大白兔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香精口味,如日本芥茉、豆浆、辣椒、烤红薯、人参、米饭等应有尽有。
  多数情况下,香精和色素配合使用,以达到仿真口味的目的。购买者几乎都是餐饮店、糕点食品厂和个体小作坊,家庭中使用非常少。“很多奶茶,就是用食品香精调出来的,你想啊,草莓多少钱一斤?如果用草莓榨汁,能卖两三块钱一杯吗?”销售员补充说。
  食用这些添加剂安全吗?“放心好了,现在工商查得紧,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我们不卖。”销售员说。
  业内报料 身边多少美味是勾兑而来?
  一位多年销售食品添加剂并在食品企业工作过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使用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行业非常普遍。“只要有人吃,就没有生产不出来的口味。而且,至今没发现哪家速冻食品企业是完全不用食品添加剂的。”还有一些号称独家秘方的火锅店、四川麻辣烫店,其所谓的秘方,多是食品添加剂调出来的特殊口味。
  此外,泡发的海鲜、白花花的馒头,黑心老板或许用了增白剂。
  肉丸可以加牛肉味香精、猪肉味香精、墨鱼味香精,摇身一变,就成了我们常吃的牛肉丸、猪肉丸和墨鱼丸。售价从三四十元每公斤到200元/公斤以上。
  膨松剂在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中常用。果酱夹心类糕点中的“果酱”也许就是“劣质食品胶+色素+水果口味的香精”制成的。
  而食用色素也不甘落后:香肠、休闲食品、酱油等,应用范围非常广。
  报料人称,做过食品添加剂这一行的,自己吃东西都是相当挑剔的。
  据《大连晚报》报道,肉味香精购买者非常多。一种名为“特香味王”的产品上,标注的主要成分为:新鲜肉类、各种氨基酸、味精、水解蛋白等。按照包装上的说法,可以用于方便面、粉丝、米线、汤料、火锅底料、膨化休闲食品、肉制品、调味鸡等。
  经营者说,通常情况下,这类产品主要用于制作火锅底料和汤料,增加肉类的鲜味。像米线店、火锅店和卤味品店都会使用这类香精。这些肉味香精同样有安全使用量,但制作过程中全凭“手感”。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中国食物与营养学会理事农绍庄认为,“牛肉精里没牛肉,羊肉剂里无羊肉”已经是普遍现象。此外,即使有QS标志,也不代表这种“美味添加剂”就可以随意滥用。“关键是这类产品往往把原有的食品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以假充真。”
  专家表示,长期食用肉味香精会降低人体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可引起慢性中毒、畸形甚至可能致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28 09:15:30
哦有点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8 09:20:33
真是悲哀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8 09:22:54
谷氨酸钠也算添加剂?那可是制味精的必要成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8 09:29:29
事情都是两面性的,不要这么绝对,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不要这么激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28 09:32:06
不怕不怕,中国人有鉄胃,啥都能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