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22 4
2005-01-25

看看人大出版社最近几年出版的“经济科学译丛”,容易发现,同一档次、风格的经济学教材同时出了好几本,比如宏观经济学,曼昆的,多恩布什的;最多的就是“经济学原理”。为什么同一个出版社要从同质或者类似的好几本书呢?这不是自己削弱自己的利润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26 13:35:00

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这些书的相互替代性。

个人感觉人大出版社不是削弱了自己的利润,而是可能获得了许多(相互替代的)书的专有翻译及出版权(而国内其他出版社可能近期内不允许这样做)。对“竞争品”的垄断,可能是更高层次的垄断。人大出版社不出这些(可相互替代从而相互竞争的)书,别的出版社也会出,这样就不如自己先全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6 16:22:00
这些书一般各有其优缺点,即使名人的书也一样。有时读者很希望买到各种版本的同名书。尤其做老师的更是如此,无论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研究的角度来说都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29 19:28:00
飘柔、海飞丝的翻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3 22:59:40
有没有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