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768 0
2011-04-30
北大在前不久曾颁布了一个对特殊学生进行商谈的公告,其中有一条是对“个性独立”的学生。而就在4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部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以包容心来对待“异质思维”》,看到此文章,我第一感觉就是这篇文章与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那篇的具有同等的政治与学术价值意义。这篇文章倡导的思想是以包容的方式对待“异质思维”,对反随便扣帽子。而异质思维,从字眼就可以看出,是对某些事情有不同于所谓“权威或社会主流”的思想与见解。我们知识。思想的多元化体现了社会思维环境的宽松化与否。异质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社会走向共识的一个前提条件。没有不同思想的相互碰撞,就没有共识与妥协的达成。更重要的意义是,执政者如果能容许或者说正视开赋民权以及言权的社会制度的自然属性,那么对于执政者来讲,一方面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更重要的也会使执政者能在民意下去作为。就如春天的到来需要温度与温度,体制的变革需要理论与现实的支持。几十年了,终于见到了一篇让人从内心感触的文章是发自于权威的PA R T Y报。
      从文章的内容,又想起来我们大学的学术与学习氛围,大学以什么为大,本人以为应该是以学为大,而学识的发展又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土壤的。如果学识上想有所突破,就得对学术权威的或当时的理论知识进行质疑,这种质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学术上的异质思维。没有这种学术上的异质思维就不会有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这种异质思维就不会有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从以地球为中心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现在的宇宙膨胀理论。此类的异质思维在科学与人类人文观中数不胜数。
      钱老的世纪疑问也许只能在中国大学生不断的用异质思维去考虑问题与质疑权威中得到解决,而绝对不可能在对个性的打压中得到答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