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5-3 10:15:52
恩,似乎第二条确实很重要呀。 120# aizhihui200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3 11:58:46
非常赞同10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3 20:14:47
113# 寒江叟


请看今日之日本,纵观日本历史,其发展无疑得助于两国,其一曰中华,其二曰米国。
日本文化,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日本化。
棋道,茶道等等。毋庸置疑。
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原始集权社会发展至封建社会,用的就是我中华这一套。
而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用的是米国人那一套。
日本做到的东西很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不胜枚举。
这个就是最大实体案例。
汽车业、重工机械等等不一一列举。
这也是日本人对中国戒心很重,分工最细的原因,这一套,日本人用在别人身上的太多了,它们可不想被中国人用在它们身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0:52:37
国内的大环境不好,太功利,没人踏踏实实研究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6:57:25
raiman 发表于 2011-5-2 21:54
1. 大环境上,我们才二三十年的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和机制、股票、期权等还没有像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从而感性和直觉认识上有偏差。经济学科不像理工科,外在的社会经济环境很重要。很多经济学概念在国外就如唐诗在中国,反过来也一样,很多经济学概念在中国就如唐诗在欧美。对经济学概念我们都没有一个深入骨髓的感知,如何能有经济学上的创新性研究?
2. 我们国家的经济学教育转向现代经济学教育时间还很短,而且绝大部分的经济学土鳖没有受过严格的经济学训练,三高即便有学过那也是皮毛,比如高宏里的SDGE,有多少土鳖经济学博士能完整地解释和计算出来?而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是现代宏观经济学里面一个很基本的模型了,而很多土鳖博士还在中级的IS-LM、凯恩斯的需求管理上面打转。高宏除了罗默的,有多少土鳖还认真看过其他的高级宏观教材?很多基本的技能和知识我们土鳖都没掌握,何从谈起在国际主流TOP经济学杂志上发文章?国内很多高校的经济学教育都不合格,很多经济学博导更是屁都不懂,怎么指导学生在好杂志上发文章?而计量经济学也是近几年来才在国内大范围的使用的,尚处在套用、搬运的阶段。
3. 博士教育主要是学术教育,培养的博士主要是让他们毕业以后在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可我们的很多老师、博导们、学生似乎没意识到这点,因而在潜意识里面就没想着从事基础性的研究,没想过要为学术做出原创性贡献和增量贡献。国外top期刊上的文章都很学术性,而国内很多杂志和文章都太强调现时的政策含义什么的了,而解读政策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类似这样的文章是很难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的。
支持你的观点,其实英语并不是难度,而且很多时候经管类的研究生英语要比理工科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8 06:06:29
其他不知道了,不过英语绝对是大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2 19:43:11
还好了,国内的博士也开始写论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12 23:49:58
本质上是话语权问题。
国外的学者作的论文投给经济研究与管理世界一样很难发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