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统计年鉴》看到了四个外商投资,下面以2010年鉴为例:
一.5-3
各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其中“外商投资”为8396亿元,“港澳台投资”为7091.7亿元。
二.5-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和按构成分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利用外资”为4623.7亿元。
三.6-13
利 用 外 资 概 况,其中“实际利用外资额”为900.33亿美元。
四.6-15
按方式分外商投资额,其中“实际使用金额”为918.0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900.33亿美元,也就是比第三个多了个“外商其他投资”17.71亿美元。
请问以上这几个指标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平时经常见到的所谓“外商直接投资”应该指的是第三个指标吧?那么第一个和第二个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我的理解是,第一项中的数据指的是这些“外资企业”当年的投资额,但是不一定都来自国外,有可能是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所以比第二项大的多。
但是按照统计指标解释,第二项应该是比第四项多了“对外借款”,那么就是说第二项应该比第四项大的,但是按照09年的汇率来算的话,明显第四项大于第二项啊,怎么回事?
谢谢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