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经济史-经济史导论课堂讲授内容简介
2022.3.2
一、学经济史的目的,
是对通过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反思经济理论、并指导实践。以史为鉴,尽量不重蹈覆辙。
实践就是建构更美好的理论与社会,也建构自己更美好的生活。
二、学好经济史的方法,
是两个:第一,实证的方法。实证就是对历史的评价要以事实做依据,事实来自考古的发现与历史文档的研读等~这是一手材料。如果用二手三手四手材料,则一定用那些能索源一手材料的材料。
但是,历史书是人写的,有句话叫历史是可以随意打扮的小姑娘的发型,头发是事实,但表述事实的人会按自己意愿剪裁与呈现,所以,光有实证方法还不行,还得有比较方法。
第二,比较方法就是从方方面面去解读解析历史事实(所谓辩证地、全面地、系统地等词汇都具有比较的意思)。
例如:
既要读正史,也读野史。
既要读外国人写的,也要读本国人写的,读立场观点不同的人的。既要读译文,也要读原文。
古人说,兼听则明。通过比较学会公正公道、学会长远考虑、学会大局观,从而让自爱爱他的智慧丰富生长。
三、如何比较。
第一,比较的维度,有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有纵向性(时序或代际)与横向性(共时或同代)。空间是地缘地理上有过的并存的不同民族、社群、国家、政治共同体等等。
第二,比较的标准,简言之,即:禀赋(自然资源、地理特征、人口基因与人类学特征,等等)、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如文字~习俗~如宗教仪轨,等等)、技术(生产方式、组织知识、思维哲学、武器特征,等等)。
把维度和标准结合就是比较标度,例如,比较经济学对经济制度的比较标度就有决策机制的集中性与分散性、信息传递的纵向性与横向性、行为动力的集体导向性与个人导向性,等。
第三,比较方法训练举例:
李约瑟之谜,现代科技革命为什么首先不在中国发生而在西欧?
为什么拉丁美洲国家比美国晚独立三五十年为什么至今与北美差距还那么大呢?
为什么同样面对欧美列强侵略晚清比日本的现代化努力差距那么大呢?
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采纳欧盟模式、联合国模式、秦帝国模式等各有什么不同缺陷,该如何扬长避短呢?
例如,纵向比较历史,历史是进步的还是退步的(如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里的观点)亦或循环的(如所谓阳光下没新鲜事),哪些方面是进步了、哪些退步了、哪些一直在重演呢?
四、学经济史特别注意的一点,
就是脑子不能被概念范畴理论僵化,不能只有概念的思维,必须注重细节情节、情境情感、体验经验,没有心的感知只有脑的认知不是人文学科的学习特征。经济史总体来说,仍然属于人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