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清空你脑中原有的交易理念,开始学习五大市场铁律。这些新的理念在初学阶段可能会和你原先的理念相左,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越来越理解这些理念。请记住,对于大多数交易者来说,他们的交易结果并不能使他们满意。这种现象一定有可以改进的方法,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我们将针对五个一般情况下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真相”提出反驳,然后引导交易者在市场获利。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误区从我们的思维定式和交易心理中抹除。
市场铁律1:不要轻信市场专家
请记住,那些所谓的财经评论家对市场的了解并不比你深刻。他们通过所写的文字获得酬劳,内容正确性与他们的酬劳并没有直接关联。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如果他们真的了解市场,他们通过实际交易赚取的金钱,要远远比写关于交易类文章所能赚取的多得多。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市场分析家或市场评论家不展示自己的实际交易或投资纪录?这是否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在市场中盈利的能力呢?如果他们真的非常擅长交易,应该会迫不及待地向我们炫耀他
们的成果。
有些疯狂,不是吗?也许你多年来一直都信奉那些所谓市场专家的建议,而这些实际?的陈词滥调已经让超过90%的交易者被市场埋葬。如果你继续听取他们的意见,难道不是在增加自己失败的概率吗?你必须找到其他的方法改变这一切,否则你的交易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市场铁律2:没有所谓的一致看涨或看跌
没错,电视中的经济频道和各种财经类报纸,甚至你的经纪商,都在给你灌输这种错误的概念,市场中有所谓的一致看涨或看跌。然而,让我们仔细来审视一下,如果市场正常运行(实际?也的确如此),那么市场的首要工作就是不让市场中的多头或空头中的任何一方占据优势。那些提供多空双方数据的人,通过询问一部分交易者,并通过统计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事实上,他们统计的只是一部分的数据,只是那些在场外观望的交易者的数据,因为已经入场的交易者已经表明了他们的立场,市场中价格的波动就代表了他们对市场的观点。
举例来说,如果有报告称债券市场中存在75%的看多(看涨)倾向,这只能代表他们没有将所有持有看空倾向的交易者纳入统计之中。市场中的多空双方的占比永远是50%︰50%,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达到哪怕是50.01%,因为这种不平衡的出现势必会瞬间造成价格波动,这种价格的波动将瞬间消除这种不平衡。请牢记,市场的首要任务就是瞬间界定一个特定价格,在这个价格?多空双方对于价值的观点不同, 而对于价格的观点相同,简言之,多空双方的力量比在这一处达到均衡。
市场铁律3:不存在超买或超卖
既然市场中不存在所谓的一致看涨或看跌,即使一些分析家在财经频道或其他经济节目中,大谈特谈超买和超卖,并说有震荡指标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跟踪,所谓的超买和超卖也无从说起。实际上市场被设计为,或者更为贴切地说,从功能上,市场会在毫秒间消除超买或超卖现象,这一切都发生在交易者在屏幕上看到这一现象之前,那么我们怎么可能捕捉到超买超卖的信息呢?
市场铁律4:大部分资金管理原则是无效的
如果你阅读过关于资金管理的文章,你一定见到过一些无效的资金管理原则,例如“无论何时,当你买入一份债券时,你必须立刻设一个500美元的止损”。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利用一个25%的移动止损”来最大化你的盈利。好好想一下。当你听从这条建议时,你只是在看着自己的银行账户和钱包进行交易,而这两者都与真正的市场走势没有丝毫关联。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相对于根据市场实际走势设定止损,这种固定金额的止损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使我们的盈利缩水,市场不会按照我们设定的金额运行。这种保守的思想源于恐惧,在金融市场中,恐惧不会带来盈利。只有与市场保持同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态,我们才能持续稳定盈利。
市场铁律5:常见的操作策略通常无效
让我们来检视交易者普遍持有的另一个错误观点。经常被提及的两个盈利规则是:①低买高卖;②顺势操作你才会盈利。这两种方法显然矛盾。如果你想低买或高卖,这就是在逆势操作。如果你顺势操作,你就不可能低买或高卖。一个正确的操作策略应该告诉交易者在什么时候应采用哪种方法。有些时候最好逆势交易,有些时候则最好跟随趋势。选择用哪种方法是由市场自身所决定的,市场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如果我们没有听从市场的教导,盲目交易,市场也会告诉我们哪里出了差错,该怎样去纠正错误,从而重新回到可以持续盈利的模式。
所谓顺势交易,并不是单纯的顺图表走势、顺均线走势、顺高低点走势,我们还应该顺着市场情绪交易。很多时候,价格虽然依旧沿着既有的路线前进,但是脚?已经开始拖沓,我们不应该在行情明显将要减速,或者正在减速的时候去进场做所谓的顺势单,哪怕这个时候从结构上看,进场点很“完美”。而当价格处于胶着状态时,你顺着箱体里小小的趋势进场,想干吗呢?觉得这就是突破僵局的那一波趋势?觉得上涨结束后就是下跌,下跌结束后就是上涨?所以要抢某论中提到的第一买点?我觉得你还不如去买个彩票。
这其实就是很多机械式规则的问题,这些规则里只考虑形态和指标,例如均线上只多不空,均线下只空不多。这种规则,是基于没有办法理解市场,又不得不设立规则的权宜之计,比什么规则都没有当然好,但是在我看来,如同刚学写字的幼童,仅仅是非常初级的手法。
那些流行于市场上的各种理论,包括知名的不知名的,特别是某论,很多人就是想对走势去做完全的分类,这真的是非常贪心。且不说那么多种分类和分类的变种你能否记住,这种思维模式依旧是以学数学、背公式的思维去看待市场,假如分类真的有效,死记硬背那不就可以盈利了?假如死记硬背可以盈利,那么多人死记硬背,都在市场上盈利,市场若不改变走势的特征,又该如何维持这局面呢?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
所以千万不要陷入一种过于复杂的理论中去,并形成一些神逻辑,你觉得靠这个理论一旦修炼成功就可以在市场上呼风唤雨,而自己目前不能盈利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修炼到位,对走势的理解不够,对形态的理解有偏差,以及自己的执行力有问题。
一个理论如果你认真读两遍都读不懂那就是故弄玄虚的理论。真的是故弄玄虚,有人说,我的理论世界上就只有5个人能看懂,这就是一种神逻辑,所以你学不好永远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你不是那5个人。应用这个神逻辑也可以解释我上面提出的悖论,因为只有5个人可以看懂这理论,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学会了可以盈利,所以市场根本不需要改变走势的特征。
我们回到市场情绪这个话题,如何感知市场的情绪呢?其实我们可以从价格的走势看出来,你在趋势交易中,总是注意高低点和结构,你有没有注意行情的简单和复杂呢?有时候市场涨了100个点,用了5根K线,有时候用了50根,你觉得哪种情况下市场情绪比较高涨呢?有时候价格回撤10个点就继续上涨,而这次回撤了30个点再次重启,你觉得两种情况市场情绪有没有区别呢?有时候市场开启一波加速狂奔,你眼睁睁地看着价格跑得远远地不敢追高,等到开始回撤了,你乐呵乐呵冲进去,你觉得市场加速一次之后短时间内还能再次冲刺?其实很难。
利用市场情绪,总结来说可以有几个要点。
①在市场情绪逐步加强时布局式进场。我们并不是特别期待一个情绪已经特别强烈的市场,我们至少需要一个情绪逐渐推进的市场,强不强烈不重要,但不能变弱。这就好比你作为风险投资,投资一个初创公司,它不一定需要已经正收益,但是需要具备良好的盈利预期。
②在市场情绪突然加强,或者逐步加强最后爆发时,在小级别周期找到支撑点,也应该勇于进场。
③不能在市场情绪高潮过后进场。
④一旦市场情绪有减弱的趋势,就要准备离场。如果市场情绪已经爆发,那么离减弱已经不远了,要密切注意。
⑤在日内波段交易中,一旦市场陷入震荡,震荡后的趋势不论是反转还是重启延续,八成都是劣质的机会。很多所谓的重启,都是回光返照。很多所谓的反转,都是骗线。真正值得做的延续和反转,都来源于干净利落的行情而不是震荡,譬如深V反转。所以根据要点④,市场陷入震荡前你感觉到趋势减缓,已经离场了,你就换个品种或者睡觉就对了,不要去想着什么市场会单边——震荡——单边这么走。
规则一:只持有正确的仓位。
“一个仓位在被证明是正确之前,你必须假设它是错误的。”
这话讲得很隐晦,多数人初看是看不懂的,怎么叫被证明是正确的?不是还有一种交易逻辑,就是等待市场证明自己是错误的就止损吗?这两种交易逻辑,哪种是正确的呢?所以初级交易者基本是看不懂这话的。
我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当我们进场的时候,如果价格没有快速离开成本位,这代表什么呢?代表我们被套住了!不要以为只有初学者才会被套,大部分交易者,都会被套。一旦我们进场面临浮亏的状态,哪怕就亏一点点,人们通常也舍不得离场。这个时候大多数人就是单纯地等待,要么价格上去,要么价格下来打破止损,他们倾向于应用传统的逻辑,被止损,让市场证明自己是错的。
然而价格如果不能快速拉升,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接盘者,反应快的高手们其实已经在纷纷离场了。当价格在进场位置附近纠结的时候,高手们在陆续撤退,亏货们留在场内等止损,又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涌入,这时候盈利概率其实已经完全改变了,市场在难以为继的时候,必然去寻求刺破最近的止损,以获得新的动力或方向。
所以这个时候止损概率其实是动态的,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增加,个人认为最近的止损点将达到70%左右。当然有些人的止损放得很远,根本刺不到,然而这样的方法,仓位势必要很低,收益也是非常普通的,看你的取舍了。
是的,再强调一次,你的止损概率,其实根本是动态的。止损会不会被碰到,最主要是由当下的市场情绪控制的,和你研究的结构、形态等的胜率关系远没有你想象中的大。我们前面讲的那些,事后通过历史图表分析出来的胜率,是不靠谱的。如果你不能有效把握当下,就不可能实现理想的成绩。
所以有必要再强调一遍,止损是用来防备黑天鹅或者移动止盈的,永远不要让价格去考验你的止损,如果价格在你的成本位,或者大多数人可能的成本位附近徘徊,直接离场。
规则二:正确加码才能获利。
正确地加码可以获得更多利润,不过“才”字过于绝对了,应该去掉。加码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正确使用如同锦上添花,但也不是绝对必需的,可以算是一门选修课。
规则三:巨量即是套现良机。
所谓巨量,在我的解读而言,不如说是市场情绪的高潮,涨幅跌幅明显加速扩大。而这个不需要用成交量来判断。这个规则其实就是我前面说的要点④,一旦市场情绪有减弱的趋势,就要准备离场。如果市场情绪已经爆发,那么离减弱已经不远了,要密切注意。
这里还要再说说成交量,我之前说过成交量没什么用,在这里再说说为什么没用。很多人喜欢用量能结合来判断市场,其实完全不用,你就看“能”就可以了,能就是市场情绪。量?有能必有量,有量却未必有能。
假设一个情况,多头趋势疑似要启动,一根K线拉出中阳,放出巨量,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有大量的换手,大量的仓位参与交易,也许有大资金要进场,也许有大资金利用换手离场,但是一旦进场,这些仓位就沉淀下来了,对下一根K线没有任何帮助,甚至未来也许有反向作用力,因为多头仓位平仓就是卖空。
判断市场的情绪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如果行情真的要启动,多半已经有预兆。如果要结束,也多半有预兆。很多人相信巨量有用,其实基于一个逻辑,就是大资金进场了,它要控制拉升行情,它不能让自己亏啊。这就好比你发现开发商拿地价格涨了,所以未来几年房价必须涨到成本以上,开发商它不能让自己亏啊?然而现实是,亏损的大户很多很多,倒闭的开发商也很多很多。你选择性地忽略这个问题,因为你自己也希望K线涨起来,希望手上的房子更值钱,这就是人性中的弱点。
当我们应用市场情绪判断,从等比例盈亏开始练起,有效地遏制了亏损,提升了胜率之后,由于对市场情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尝试去抓市场的爆发。成功抓住爆发后,根据行情特点,选择别人的止损位去主动止盈,或等待行情升级(从小周期行情迈向大周期行情),一旦升级,利润就可以奔跑了。
假如我们能将走势的陷阱和市场情绪结合,无疑是更妙的方法。
走势陷阱,其目的是欺骗大众,如果你是被骗的一方,进场时情绪高涨,随着被套住,心中暗叫不妙,一直到最终被止损,拍腿大叫一声“不会吧,这都可以!”这整个过程,包括被止损后眼睁睁看着行情一路狂奔这一段时间。
如果我们能够切换到更小的周期去看,这一段反向的,由骗局意外推动的趋势,很可能就是你心中完美的那一段趋势。一个市场里的走势陷阱,其欺骗的效果越好,随之而来的报复性反转,在微观上就越呈现出经典的趋势行情。如果你在这一段趋势中能够正确把握最合适的进场点,那么也可以做到“让利润奔跑”。
纵观一个经典趋势的爆发,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不是由于上述的陷阱反转爆发,就是受到各时间周期合力,在完全顺大势的情况下产生的爆发。而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趋势。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不让利润奔跑,那就再也没有更好的时机了。
但是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利用走势的陷阱是一个进场的思路,但并不比顺势进场找突破爆发点好,因为前者虽然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但是胜率降低了。你可以两种思路都应用,也可以专门应用一种,但是两种方法最关键的地方,都是把握市场情绪。一旦你能够轻松判断市场情绪,那么顺势突破做爆发,相对而言,是做起来最省心的方法。
如果我们还懂得应用不同周期的均线画出市场中存在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呢,那就是锦上添花了。均线对我而言的意义,就是去判断市场可能存在的三种力量,支撑、阻力,以及力量矛盾区域,而并非传统上的上多下空。
综上所述,我认为交易者要想完成最终的升华,那么学会感受市场情绪是最重要的。学会判断市场的情绪,你就不会在进场的时候就害怕趋势的终结或者陷入震荡,你也能够及时地判断走势陷阱是否真的是陷阱。那么如何判断市场情绪的强烈与否呢?行情结构越简单,速度越快,那么情绪就越强烈,非常简单。
本文写到这里,交易部分的东西我觉得已经几乎没什么可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