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21 12
2011-05-06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问题是这样的:
最近在研究国债发行和货币供应量之间的问题,看了一些文献,在金融危机前一些学者做的回归是国债发行增加1%,M2增加6%左右,而我研究的是金融危机后的情况,对月度数据回归后发现国债发行的货币供给效应下降了,大概为国债增加1%,M2增加2%左右。。。非常不理解

我的的看法是:金融危机后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起实行,会不会因为货币政策上信贷大量的头发致使财政政策的效果(必然发国债)减少了呢?

求各位大牛的理论解释。。。

谢谢大家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6 16:38:01
你看的是哪个国家的,我们国家现在基础货币发行已经和国债脱钩了,现在是和外汇占款有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6:38:14
不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6:47:43
以祖国为例:
发行一个单位的国债:从购买国债方来讲,转移给国债发行方一个货币单位的购买力,相应的,购买国债方就暂时放弃了一个货币单位的购买力的支配权;从国债发行方来讲,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债发行,增加了一个单位的债务的同时获得了一个单位的购买力。因此,发行国债不会造成货币发行的增加。只是货币购买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单纯的实证不能说明根本问题,可能会使你迷失方向,引诱你走向错误。

发钱吧,^_^。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7:00:31
2# 叶风尘

我国的啊。。谢谢你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6 17:01:43
4# yyannn



其次,若发行对象为商业银行,则国债发行的货币效应取决于其认购资金的来源。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认购国债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减少或回收贷款筹集认购资金;二是动用其超额储备金进行认购。一方面,若商业银行通过减少或回收贷款筹集认购资金,则相当于货币在不同部门间的此消彼长,因此不会引起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若商业银行动用其超额储备金进行认购,则相当于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输送到**手中,在由**的财政支出注入市场,因此相当于商业银行间接将超额准备金贷出,基础货币将通过货币创造增加市场货币供给。综上所述,若发行对象为商业银行,则国债的货币效应是否存在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国债认购资金来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