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9 0
2011-05-06
在满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上,中国商品房市场其实已经度过了供不应求的时代,但是人们买房来投资投机的需求依然旺盛。针对当前的现状,中国社科院预测,更严厉的调控政策今年将被迫出台,而且调控政策可能向存量市场延伸。   换言之,未来的调控重点可能放在住房持有环节,持有多套住房群体的利益将首当其冲。社科院专家建议,在2011年至2015年间的中国第十二个五年经济社会规划期间,可以全面开征房地产税。   社科院昨天推出《中国房地产蓝皮书》,该书作者在发布会上从不同角度,论证中国进一步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必要,反驳所谓“刚性需求”推动房价之说。作者也指出,由于“刚性需求”下降,城镇住房市场对泡沫风险的承受能力正在逐步脆弱化。   根据蓝皮书副主编、社科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恩平的报告,从增量角度考虑,自2008年开始城镇新增住房套数就超过了新增家庭户数;如果从存量考察,2010年中国城镇户均住房就达到或者超过了每户拥有一套房子;再考虑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房拥有率数据和商品房占市场的比例,又发现30%的城镇常住人口拥有50%以上的商品住宅。   李恩平认为,中国的住房供应已经从本世纪初的偏紧态势,转向了2009年以后的宽松态势。   然而,在实际的交易中,中国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态势依然明显,原因就是商品房市场投资投机现象非常突出,相当部分家庭持有多套住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另一个现状是:家庭消费性购房的需求疲软,投资投机性需求依然旺盛。   以2009年为例,中国城镇家庭的平均房价收入比是9.6,大大高于国际水平的5至6,而城镇家庭的平均房价储蓄比是33.7%,即城镇家庭平均需要33年储蓄的总和才能完全购买一套商品房;其中将近60%的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更需要40年的储蓄才能完全购买一套商品房。考虑到家庭在生命中能够形成储蓄的时段最多30年,可以说60%以上的家庭无力购买房子。   反之,目前依然有巨额社会闲置资本存在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强烈冲动。此外,国内银行的实际负利率,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以及外资套利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都在增添投资投机的动力。

因利益集团阻挠
调控政策或反复   蓝皮书副主编、副研究员尚教蔚则表示,虽然中国**不断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投机性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抑制,这就意味着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还将于年内出台。   但蓝皮书同时警告,房地产体制的纵深改革面临既得利益的多方阻挠,调控政策实施可能出现反复。蓝皮书指出,目前推出的土地供给、交易税费、金融约束等政策工具往往只针对新增市场,较少触及既得利益,未来当调控政策指向住房持有环节时,将严重影响多套住房持有人群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必将以“保增长、保稳定”等理由对调控政策施加压力。   该书形容说,2011年,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将面临“攻坚战”。   在房地产供应走势方面,蓝皮书预计,今年中高档大户型住房供给预期将呈紧缩态势,而各类保障性住房陆续入市将加大低档住房供给力度。   但蓝皮书的内容又显示,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房价并不会出现大幅下滑。该书预测,北京去年两次政策调控收紧的部分需求将在今年得到释放,因而今年住宅成交量、成交价都将保持平稳,新房价格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有太大波动,但房租会保持继续上涨态势。   中国房价租金比长期偏高,屋子出租房子的所得几乎不够按揭还款,在未来当多套住房拥有者准备长期持有物业时,就要在租金市场取得相应的收益。   《蓝皮书》称,近期北京、上海等城市房租上涨,并不会是短期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