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2018年因工作地点变更未出考;2020年考6过3,通过会计、经济法、战略3科(有效备考时间不足1000小时);2021年通过审计、财管、税法3科(有效备考时间为737小时)。虽然不能跟许多大牛比,但我还是希望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给备考CPA的小伙伴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各科难度: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经济法
每科的有效备考时间为250小时左右,会计要多一点,税法可以少一点,战略和经济法则没有分配多少时间。
◆老师推荐
2020年:
基础班:会计张志凤,审计金鑫松,财管闫华红,税法刘颖
冲刺班:战略于竞博
经济法未听课
2021年:
基础班:审计金鑫松,财管闫华红,税法刘颖
冲刺班:审计金鑫松,财管郭劲男,税法陈硕
◆备考材料
2020年:
轻松过关一、轻松过关四—最后六套题(只完成了2套,看了一套的答案)、椰子思维导图(针对会计听不懂的部分)
2021年:
全部用的斯尔的材料
基础阶段:打好基础、只做好题
冲刺阶段:斯尔99记、飞越必刷题、躲坑大作战、审计热点(几页关于疫情的内容),财管还做了中华达江的客观题和主观题集训班的题
◆20年备考不足
1.备考科目过多,备考时间达到1000小时以上,是有机会一次性过6科的(1100~1200小时为宜),后期还是有些松懈了,对自己不够严格,没有为审计和财管留足练习的时间;
2.财管练习量严重不足,怠于动手练习(眼睛:我会了;脑和手:不,你不会)。财管的考试时间其实很短,题量和计算量相对较多,平时熟悉度如果不够,考试做题的效率和效果都会大受影响。我一看到大题要填表格就慌张到手足无措,加上时间紧张,没办法冷静思考应对。
3.审计大题也是怠于动手练习,以为看看题看看答案就足够了,但考试时很多题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变形,看似熟悉的题目考查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平时要注意多动手多思考,保证常考点的正确率。
4.没有考虑单独准备冲刺资料,可能我不太喜欢一份份少量打印的用订书机装订的资料吧,觉得后期会很杂乱。第二年学乖了,淘宝上找同城的印务店把冲刺资料成套打印出来再加个塑封就好了,价格也非常便宜。轻松过关一的知识点分布非常散,复习翻阅起来真是费时费力。另外,税法的轻松过关一和讲义还对不上,有的知识点书上都没有,听课找半天没找到,我都是自己补充到书上的。后来用斯尔的书感受就挺舒服的,知识点和题都是分开的两本,临考时翻阅非常方便。
◆各科备考经验
会计:
听基础班网课并做轻松过关一,听一章课做一章题,考前做轻松过关四。
会计重者恒重,而且也很难,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看看椰子思维导图,或者网络搜索不明白的题或知识点,力求能够理解。
审计:
踏踏实实地听课并做只做好题和飞越必刷题,平时多看看教材和错题,加深对审计概念和出题者意图的理解,小金老师提示必背的内容一定要加强记忆。冲刺阶段后期提供的躲坑大作战的讲义和疫情相关内容也要看一看。
财管:
听基础班网课,冲刺班可以选择不听。财管公式较多,计算量也比较大,初学时动手做题确实有困难,错了也不要紧,一定要坚持动手多做题,慢慢就会习惯了。我做了轻松过关一、只做好题、飞越必刷题、中华达江的客观题和主观题集训班的题。
税法:
听基础班网课,冲刺班同样可以选择不听。税法知识点较为琐碎,建议通过以题带点的方式记忆知识点,冲刺阶段后期提供的躲坑大作战的讲义也可以看一看。
战略和经济法:
战略看了斯尔飞越阶段的网课,用的资料是斯尔99记,背诵并理解相关知识点,做了客观题并看了下主观题的答题模式。
这两科相对其他科目要简单很多,主要依赖背诵,少量做题即可。
◆建议
1.知易行难,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行动力和毅力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区别。人都有惰性,万事开头难,坚持一到两周,形成惯性之后,后续的学习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不要寻求所谓的捷径,也不要相信押题。书山有路勤为径,积跬步而致千里,要坚信点滴的积累能够带来回报。
3.减少娱乐时间和社交活动,把更多时间分配给备考。备考期间集中精力,考完再放松。推荐APP:须臾和滴答清单,用于记录学习时长和安排学习任务。
4.备考过程中受到打击都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质疑自己,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积极总结自己的错误,坚持到最后。
◆寄语
小金老师的寄语是: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我个人自我激励的话:
1.Any physical surface can be climbed. 目之所及,皆可攀登。
2.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3.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候脆弱的一句话会让你泪流满面,有时候你发现自己咬着牙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
4.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