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737 3
2006-09-21

小可不才,博士期间研究技术创新对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影响问题。

看来看去,Grossman&Helpman1991的论述是必须搞懂的经典。他们的原文写的简洁、精练,但对于我这种菜鸟来说还是看不懂(不知模型每步之间是如何推导得出),想请教高手,采用什么方法钻研才能掌握。

本人目前已基本掌握汉密尔顿一般均衡的最优解法,能大致看动Romer写的《经济增长》那本书,但阿吉翁&霍依特写的那本《内生增长理论》看起来很吃力,请专家、前辈指点迷津。

如果有该领域的专家前辈,小可愿意登门正式拜师学艺,请不吝赐教。

特急!万分感谢!l.jky@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9-22 21:51:00

看期刊!看书对写博士论文没有多少用处,因为书写出来就是落后的了。

你的选题很好,这里涉及两个难题,第一是多区域的贸易与分工关系,第二是技术进步在贸易溢出条件下的内生化。实际上国际期刊最近几年这方面的发展很多。你提到的两本书都是讨论一个经济体的,所以不能直接回答你的问题。

可以告诉我你是哪个学校的吗?我看期刊可以与你共同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2 21:53: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2 23:44:00

你提到的两本书都是讨论一个经济体的,所以不能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精辟!!!

谢谢楼上的,偶是同济大学的,不知阁下是那所大学的。无论如何水平都比我高多了,l.jky@163.com 这是我的邮箱,可以进一步交流吗???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25 18:36:00

以下摘自王铮等《理论经济地理学》第六章,我们共参考

区域专业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被众多学者所注意,已经发展了大量的理论模型,最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认识到专业化对生产力进步的意义.18世纪,亚当·斯密对分工作了系统研究,他提出专业化分工的重要假设:分工水平由市场大小决定,市场大小由运输效率决定,资本是在间接生产部门发展分工的工具(杨小凯,1999).针对区域专业化,斯密提出区际绝对利益原理来说明.斯密认为区域在贸易发生时,会选择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业加以发展,这种绝对优势可能是区域的资源环境结构赋予的,这时就发生专业化分工.斯密之后,李嘉图提出区际比较利益原理.他设想两个区域,在不同区域内生产不同产品的成本不一样,单位产品之间存在一个价格比,由于区域差异存在,不同区域的两个同样产品的价格比不一样,区域与区域之间比较,生产不同产品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两个价格比叫做比较利益.区际比较利益的存在也导致了区域分工.

斯密-李嘉图的理论发展以后成为了经典.1977年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Stiglitz,1977)发展了一个内生经济模型来说明,即使在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没有李嘉图的比较利益,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两个区域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产生后天的(内生的)绝对优势.克鲁格曼用年迪克特和斯蒂格利茨模型解释了贸易现象(Krugman, 1979a),实际上6.1节使用的就是这里的理论.在近年的发展中,区域的专业化与人力资本联系起来,因为人们发现在专业化过程中不仅存在区际比较利益驱动的商品流动,而且由于工资的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许多人也会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技能,这样人力资本的作用就开始发挥了.杨小凯(YangShi1992,杨小凯,19841999)发展了所谓新兴古典贸易模型来讨论专业化,他提出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率,但却会增加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低时,人们选择自给经济,当交易效率上升时,分工的水平上升,分工水平达到最优的条件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达到一点水平时,贸易演进到国际贸易.在东方经济地理流派中,巴朗斯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发展了“劳动地域分工论”,后来前苏联领导人推行“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模式,与这个理论不无关系。这本来是一种进步的经济思想,但是在“老大哥”的强权政治形式下,变成了对其它“兄弟国家的掠夺”,因为没有市场配合。在中国,结合区域开发,陈才和他的学生董双成等发展了经济地域专门化学说(陈才等,1991),这个学说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经济地理流派,它主要是一种规划技术理论(吴殿庭,1999).

本书主要讨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典型模型.这个模型是Desmet2000)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你的问题应该从技术创新引起专业化分工解决。建议你看看王铮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和

1. Grossman G., Helpman M.E., 1991, 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5:517-526.

2. Grossman G.M., Helpman E., 1991,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 Cambridge MA.MIT press.(有中译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5 18:43: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