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投资规模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2015年能源投资为32564亿元,比2000年增长7.16倍。特别是2002年以来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对能源投资限制造成的能源短缺,使我国能源投资进入一轮高速增长期,20022008年平均增速达25%。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能源投资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增速放缓,20082015年平均增速仅10%。我国能源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12.2%降至2015年的5.8%。煤炭选采、石油开采、石油及炼焦业投资在金融危机后增速放缓,至2012年左右均呈现负增长,占能源投资比重呈下降趋势;煤气生产和供应与电力、热力及燃气投资在危机后仍保持强劲增长,占能源投资比重不断攀升。从区域上看,我国能源投资不断向能源资源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运输处理大省集中。国有经济占能源投资总额比重不断下降,2004年后基本稳定在48%的水平上。能源投资与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的关系密切,经实证分析,能源投资与能源消费在总量上显著正相关,但除煤炭外的其他分行业在增速上相关性均较弱,表明我国能源投资与能源消费存在失衡问题;我国能源投资与能源价格显著正相关,且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外在增速间的相关性也较强,说明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产业结构变动和节能等措施使我国工业用能比重和能源强度不断下降,对能源投资有重要影响。推动能源投资健康发展,要解决好投资和消费的失衡问题,保证在国家主导下推动能源投资市场化,鼓励引导对绿色、智慧能源的投资,限制落后投资,引导海外投资。
推荐文献: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