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86 0
2011-05-11
英国《金融时报》邝彦晖 台北报道

台湾证交所(Taiwan stock exchange)董事长薛琦(Schive Chi)认为,亚洲证券交易所之间进行整合以打造地区性大型交易所的努力,不太可能对台湾证交所构成威胁。
薛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前提是东亚内部先得实现成功的合并”,才有可能打造出一家更大更复杂的泛亚洲证券交易所、抢走台湾证交所的上市业务和生意。
薛琦认为这个前提并不成立,因为与欧美同行相比,亚洲证券交易所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制约,而且也更为分散。
他说:“最有望成功的(新加坡交易所(SGX)与澳大利亚证交所(ASX)的)合并交易也没有成功,其它交易成功的机会又能有多大?”

薛琦还指出,过去的许多合并也并没有比合并方保持独立产生更多协同效应和收益。“一些合并交易纯粹是为了合并而合并。”
由于台湾存在某些法律障碍,台湾证交所多半会被排除在任何整合谈判之外。以前曾有过让台湾证交所上市、并将其与其它三家本地交易所合并的计划,但该计划被放弃后就再未被提及。
台湾证交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市值为亚洲第七大,即使不与谁合并,运营状况也一直良好。自薛琦在一年前开始招揽海外台湾企业回台上市、并鼓励更多外国企业来台上市以来,台湾证交所的表现就更为出色。
位于美国硅谷的芯片制造商安恩科技(Integrated Memory Logic)是首家在台上市的外国企业。2010年,安恩科技在台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筹资4400万美元。就在同一年,海外企业在台IPO的数量超过了台湾本地企业。
薛琦预计,今年外国企业将在台进行15宗IPO、15宗台湾存托凭证(TDR)发行,而本地企业会进行25宗IPO。
在外国企业来台上市数量激增的同时,台湾存托凭证的发行也急剧增加,过去两年即有18宗,而在那之前的十年里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宗。薛琦说:“做好存托凭证业务可不容易,因为如果你真有竞争力,企业就会改为过来进行IPO。”
但薛琦表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存托凭证业务的表现还不错。”而存托凭证业务在香港等其它交易所的情况并不好。巴西矿商淡水河谷(Vale)香港存托凭证的首日交易额为640万美元,但到发行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就已下降到了17万美元。
薛琦表示,最初构思台湾存托凭证时,是把它当作为海外上市的台湾企业“回家”提供的一条便捷途径。但他们很快发现,在新加坡和香港上市的规模较小的外国企业有兴趣来台。
薛琦指出,吸引这些企业的,要么是将业务拓展到台湾方便日后进军中国大陆,要么是由于台湾拥有充裕的流动性和庞大的散户投资者基础,台湾证交所能提供比本地区某些竞争对手“更好的融资条件”。
对于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而言,情况尤其如此。台湾经济专注于IT出口,这意味着台湾投资者对科技板块更加熟悉。
台湾证交所的规则也让科技企业更容易上市:公司成立时间只需满一年,而且不需证明盈利能力,只要**证明该公司拥有领先技术。
薛琦说:“台湾的整个资本市场是一个增长型市场。”
然而,鉴于科技企业扎堆儿在台上市“已成为一种现状”,薛琦表示正将注意力转向服务导向型企业、或其它传统行业,以便让市场更加平衡、更多样化。
薛琦表示,台湾证交所与香港、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也仍有加强合作的空间,比如允许各交易所间共享实时交易信息。
薛琦说,尽管合并不在商谈范围之内,“但只要秉着现实和务实的态度”,就能找到加强合作的空间。
译者/王柯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