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24 1
2011-05-11
韦森:构建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评张维迎教授的《市场的逻辑》(之一)
  内容提要:沿着张维迎新著《市场的逻辑》一书的分析理路,本文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经济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第一部分提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点应该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了,因而张维迎所说的“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这一见解是有道理的。第二部分对过去30年中国经济改革“特征化事实”做了一点简要归纳后,对张五常教授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地方**竞争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的观点进行了商榷,认为过去30年“中国经济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引入了市场机制,而不是地方**竞争。根据这一点,文章发现,导致中国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一些贡献因素,可能正在逐渐变成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障碍。第三部分则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分析,论证了以预算民主(即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权力和**公务员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内在于宪法和种种行政法规所明确限定的范围之内)为核心的法治民主是一个良序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市场经济,**失灵,法治民主
  张维迎教授的文集《市场的逻辑》2010年上半年由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出版了,这应该说成为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维迎教授在研究市场经济、理解市场运行、捍卫市场理论,乃至推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均做出过诸多理论和实际贡献,而这本《市场的逻辑》,则是作者多年来有关市场运行理论思考的精华。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一场数十年未见的大衰退,在此情况下,一些反市场派理论家为之弹冠相庆,世界各国的**干预主义大行其道。在中国国内,在**“4万亿投资计划”的推动下,国有部门高歌猛进,**操控、干预以至统御市场的手段不断增强,不但“调控”经济,而且实际上已经成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最大参与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关节口上,张维迎教授的《市场的逻辑》的出版,有着独特的理论意义。道理非常简单:在凯恩斯主义和**干预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今世界和中国,如果我们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和认识,而被一些反市场化的论调所“忽悠”了,可能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行程又会走弯路,我们又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
  (1)对市场经济运行及其优长的理解
  多年来,张维迎教授在许多场合一再指出:“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一定是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在这本文集中,作者又再一次重申了这一见解(见张维迎2010,页2,下同)。为什么说经济学家必定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捍卫者?这说来应该有两个原因:其一,人类社会的经济史--尤其是近代和当代世界经济史以及中国3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历史--已经雄辩地表明,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发现的最为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因而,如果任何一个所谓的经济学家对这一点还有怀疑,如果不是出于对人类经济社会历史的无知,便可能是被某种固有的“意蒂牢结”(ideology--林毓生先生所的主张译法)遮蔽了自己观察问题的视线和理论思考的心智;其二,假如在人类社会中没有市场经济这么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作为一个理论研究群体和职业的经济学家们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在一个史前的物物交换的自然经济中,还有必要有经济学家这个群体么?为什么从18世纪以来,职业经济学家才开始出现?为什么20世纪以来经济学家的群体越来越大、经济学理论出版物越来越多、经济模型做得越来越复杂?这难道与作为一种“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复杂没有关系?
  近代以来,各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地深化和扩展,这一方面构成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主轴和“主旋律”,另一方面也是世界各国近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强大的引擎,这应该是人们的常识,更应该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无论是反思西方世界近代兴起的历史原因,还是考察20世纪数十年进行过计划经济实验的国家的实际经济绩效,都会得出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结论。1978年之后完成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历史事实,更会使每个思维正常的人都会坚信这一点。
  尽管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繁荣和增进国民福祉的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正如维迎所言,要真正理解市场运行,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页3)。市场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到底是怎样的?这些早就成为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的东西,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者说忘记了。作为一个多年思考企业运行和企业家角色的中国经济学家,维迎近些年义无反顾地做了这方面的工作,从自己的研究视角给出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理论解释。从人类社会经济史回顾的角度,维迎提出: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经济奇迹只是在过去250年里出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在过去30多年里发生?惟一的答案是实行了市场经济这种“经济制度”(页15)。为什么市场经济会这么神奇?从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出发,维迎进一步通俗地解释到:“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自己说了算的制度。”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人不为别人创造价值,就不可能获得任何收入,因而必然会在竞争中被淘汰,照维迎看来:“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页15、1)。这些看来并不是什么深奥难懂的理论话语,却说出了市场体制之优长的本质。这些看来用非主流经济学理论话语所阐释的市场体制之优长的浅显道理,实际上也并不简单。一些惯常于复杂问题思考和做复杂经济学模型的人,常常就在对这些最浅显的道理的认识和理解上出了问题。只要稍看一下社会上尤其是财经媒体上流行的对市场经济运行效率的种种怀疑言论,就知道维迎在这本书中所阐释的一些有关市场经济运行的逻辑是多么容易被人们所忘记、忽视和误解了。这里我们只要举出以下两点,大家就会知道直到今天一些人对市场经济的误解还很深。
  其一,自2007年全球金融风暴以及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世界经济衰退以来,“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维迎在书中用“市场失败”,笔者则考虑可能用“市场失灵”可能比较准确和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又成了一些经济学家和财经媒体的时髦话题,甚至像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这样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级的经济学大师,也一再表露了他对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怀疑。譬如,早在2002年出版的《全球化及其不满》的小册子中,斯蒂格利茨教授就曾提出过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完备,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就不工作这样的明显理论误识。对于这一类对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效率的怀疑论,笔者曾于2004年做过商榷和批评,维迎在这部著作中也进行了多方面批驳与分析。照维迎看来,所谓的市场的缺陷,在许多情况下和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市场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一些人对市场经济运行本身的误会。譬如,人们所常说的“市场失灵”,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或其他强权干预和破坏市场正常运作的结果,使得市场经济表现为一种病态。维迎还形象地说,市场经济常常“跟人一样,本来没有病,但有人不断说他有病,非给他吃药不可,最后反而吃出病来了。……大量的所谓的市场经济的毛病,都是被卖拐的人(形容对市场失灵问题的指责者)卖出来的”。他还认为,这个卖拐,“就是**对市场的任意干预”(页3)。
  人们通常所列的许多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市场本身运行所发生的问题,能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市场总不会在一个真空中自我运作,总会受到这样和那样的干预、操控和扭曲,其中尤其是**的干预和操控往往起很大作用。不能把这种**来干预、操控和扭曲所造成的问题归结为市场本身运作的问题,从而把它们均归类为“市场失灵”现象。当然,这样说并不完全否认“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因为,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巴托(FrancisM.Bator)在1958年发表的“市场失灵的剖析”一文中最先提出“市场失灵”(英文为“marketfailure”,也有西方学者喜欢用“市场不完备”,英文为“imperfectionofmarket”)概念以来,在“外部性”、“公共物品”提供、“市场垄断”、“不确定性”等方面大量经济学理论分析文献表明,市场的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等会常常失去功用或导致资源浪费的“市场失灵”现象,看来一些市场失灵现象并不全像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所表演的那样尽是一些人“卖拐人”编造出来的,但是,我们今天所面临问题可能是:如果市场失灵问题确实存在,但这却并不一定构成**干预--尤其是**强势统御市场经济的理由。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JamesM.Buchanan,1988)所深刻指出的那样,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交给**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因为,“**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Buchanan,1972,p.19)。为什么会如此?照布坎南等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经济学家们所见,不但“市场会失灵”,**也会失灵,且**纠正市场失灵的成本可能比经由市场自发调节和恢复来纠正市场失灵的自身成本更大,对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更长。在布坎南看来,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进行干预以前更高。但是**决策往往不能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的政策往往并不一定会“正效应”,常常削弱而不是增进了社会福利。布坎南和公共选择学派的这些看法在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12 15:25:02
照时下官方最时髦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要包容性学习,要欢迎各类新看法与主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