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专利数据集1990-2020: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被引用信息
1、数据来源:该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的被引用情况进行整理,发明专利引用原始数据主要来自Google Patent,在处理过程中考虑了上市公司及其参控股公司的名称匹配、专利自引用、公司更名等多种情况,由此形成了专利引用基本信息、申请专利的被引用信息、申请专利的被引用数量、授权专利的被引用信息和授权专利的被引用数量五个子数据集。
2、时间跨度:1990-2020年
3、区域范围:全国
4、指标说明:
数据处理过程:
1)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得沪深所有上市公司及其参控股公司所拥有专利的专利公开号(这一过程涉及原始数据的获取和上市公司及其参控股公司的名称匹配)。
2)使用该专利公开号列表到GooglePatent 一一查询并获得对应的专利信息,经过处理得到“专利引用基本信息”数据集。
3)根据Google Patent 获得的专利被引用情况信息,按年度计算剔除专利自引用和没有剔除专利自引用的专利被引用次数,同时计算各年度专利累计被引用次数,得到“申请(授权)专利的被引用数量”数据集。
4)为了展现上市公司每个专利被引用的详细情况,整理得到“申请(授权)专利的被引用信息”数据集。
样本量说明
1)专利引用基本信息样本量124.94万;
2)申请专利的被引用信息样本量227.1万;
3)申请专利的被引用数量样本量289.5万;
4)授权专利的被引用信息160.7万;
5)授权专利的被引用数量200万。
提供如下五类数据: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
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
申请日[申请日]-被引用专利号的申请日
专利所有权人[专利所有权人]-专利申请人所有权人
专利引用数量[专利引用数量]-为发明该项专利所引用的专利数量,单位:个
非专利引用数量[非专利引用数量]-为发明该项专利所引用的非发明专利数量,单位:个
被引用次数[被引用次数]-截至2020年1月1日该专利的被引用次数,单位:次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
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
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
公司类型[公司类型]-被引用专利申请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四种
被引用专利权人[被引用专利权人]-被引用专利权人
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分为:独立发明与联合发明两种
授权公告日[授权公告日]-授权公告日
引用专利号[引用专利号]-引用专利号
引用专利申请日期[引用专利申请日期]-引用专利申请日期
引用专利授权日期[引用专利授权日期]-引用专利授权日期
引用专利所有权人[引用专利所有权人]-引用专利所有权人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
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
引用年度[引用年度]-引用年度
公司类型[公司类型]-被引用专利申请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四种
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分为:独立发明与联合发明两种
各年被引用次数[各年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被引用的次数,单位:次
剔除自引用的各年被引用次数[剔除自引用的各年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除去集团内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外被引用次数,单位:次
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以前(包括当年)累计被引用的次数,单位:次
剔除自引用的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剔除自引用的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以前(包括当年)除去集团内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外累计被引用次数,单位:次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
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被引用专利分类号
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
公司类型[公司类型]-被引用专利申请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四种
被引用专利申请人[被引用专利申请人]-被引用专利申请人
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分为:独立发明与联合发明两种
引用专利号[引用专利号]-引用专利号
引用专利申请日期[引用专利申请日期]-引用专利申请日期
引用专利授权日期[引用专利授权日期]-引用专利授权日期
引用专利所有权人[引用专利所有权人]-引用专利所有权人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被引用专利号
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被引用专利申请日
引用年度[引用年度]-引用年度
公司类型[公司类型]-被引用专利申请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分为上市公司本身、子公司、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四种
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发明类型,分为:独立发明与联合发明两种
各年被引用次数[各年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被引用的次数,单位:次
剔除自引用的各年被引用次数[剔除自引用的各年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除去集团内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外被引用次数,单位:次
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以前(包括当年)累计被引用的次数,单位:次
剔除自引用的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剔除自引用的各年累计被引用次数]-专利在相应年份以前(包括当年)除去集团内包括母公司、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外累计被引用次数,单位:次
数据截图如下:
 
 
相关研究:
[1]刘雪凤, 谌青青. 我国绿色专利法律调控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016):96-101. 
[2]陈琼娣, 余翔. 若干国家绿色专利加速审查的实践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 1(002):147-153.
[3]储敏, 徐升权. 绿色专利制度的探索、实践和再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012):95-97. 
[4]陈爱萍, 陈会英. 基于LMDI的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分解分析[J]. 情报杂志, 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