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9 278各地级市 (不包含萍乡、莱芜、襄阳、普洱、黄石)
地级市能源消耗量,煤炭占比由于地级市没有公布能源平衡表,因此暂时无法像省级层面得到17类能源消耗量。本文借鉴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全社会用电量,城市供热(蒸汽供热、火力电厂供热)四部分能源消耗量,通过标准煤折算系数得到能源消耗总量。
煤炭占比采用两种方法:
1.包括城市供热,(城市供热+全社会用电量)/(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供热+全社会用电量)
1.不包括城市供热,全社会用电量/(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全社会用电量)
2006-2019 283各地级市
地级市二氧化碳排放量:
通过能源消耗量乘以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天然气 2.1622千克CO2/立方米
液化石油气 3.1013千克CO2/千克
城市供热=(供热总量*热效率值/原煤平均发热量)*原煤碳排放系数
全社会用电量 根据中国电网6大区域划分,各区域电力碳排放系数不同,附件有具体计算。
参考文献:
1
.任晓松,刘宇佳,赵国浩. 经济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传导机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 ( 4 ) : 95 - 106
2.吴建新,郭智勇.基于连续性动态分布方法的中国碳排放收敛分析[J].统计研究,2016,33(01):54-60.
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6):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