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香港5月12日电---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周四宣布,将从5月18日(下周三)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自去年以来第11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今年前五个月均为每月上调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後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创纪录的21%.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 鲁政委:
本次准备金率调整符合我们的预期,本次调整之後,以国有银行计算的准备金率水平已达21%.此次调整意在将社会融资总量控制在适度水平,保持政策中性.虽然4月份M2已低于16%的目标水平,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但表外融资发展较快、外汇占款估计也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而增加较多、通胀预期仍未消退,流动性仍略显宽松,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流动性管理和社会融资总量的控制.
本次调整预计将一次性冻结资金3,700亿元左右.本次调整之後,市场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将结束,5月後半月到6月可能都相对较紧,货币市场利率将明显上升.本次加息之後,预计5月份不会再加息.从全年来看,准备金率未来还有继续上调空间,但提高频率将有所下降.
--美林研究报告:
预计年内加息的空间不大,这主要是考虑到热钱流入和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预测年内还会加息一次,上调利率25个基点後,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2012年时一年期存款利率将上调至4.0%.从当前的外汇流入增速来看,我们预期中国央行还会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此举对市场影响应该有限,不会对贷款增速造成实质性影响.中国**显然更倾向于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以管理上游流动性,虽然这个工具不会直接冲击实体经济并影响物价上涨,但它简单实用,也可以达到遏制通胀压力的政治意图.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 张永军:
这次上调存准有点意外,毕竟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M2已经回到调控目标,表明前期收紧货币的政策已经有效果,个人认为没有必要这麽快再调存准,不能总是一味依赖数量调控工具而不动用价格手段,包括加息等政策工具应该配合使用.
这也说明通胀压力仍然很大,而4月贸易顺差超过百亿美元,近期FDI以及热钱流入明显较多,通过上调存准回收流动性.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 雷霆:
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央行控制通胀的决心.相信短期内对债券市场稍有抬头的做多情绪将是一次打击,而且对短期债券的影响尤为显着.预计二季度末将会再次加息25基点.
--广发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崔永:
主要是对冲外汇占款,目前看新增外汇占款较多,一方面是4月贸易实现大幅顺差;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也保持相对高位;人民币汇率也不断创新高,引起很多热钱大量流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是有必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
另外,虽然央行重启三年期央票,但主要是为了对冲到期的三年期央票,并不妨碍准备金率的继续提高.
预计6月份可能还将有一次加息,因目前通胀环比依然走升.不过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方面,预计6月还将最多再调一次,因随美元不断反弹热钱将在6月份後会发生逆转.
--平安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 孙方红:
虽然货币供应量增速是慢下来了,但最近几个月外汇占款增长速度比较快,央票到期量较大,有对冲压力.数量型工具对于经济的破坏性是比较大的,央行如果一直采用数量型工具紧缩,肯定会对下半年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之所以推後使用加息的价格工具,估计是在美元贬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较大,这是央行比较大的顾虑.
国际商品价格和油价正在下降,国内物价压力也会逐步趋缓,但估计全年CPI仍会达4.5-5.实际利率一直为负的话央行加息的压力会一直存在,所以加息这个事情央行肯定还是会去做的,但具体时点要看通胀压力好转的情况.预计二季度内还会加息一次.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副处长 史晨昱: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尚在预期之中,从这个月来看,央行回收流动性需上万亿,而之前的回收流动性效果并不明显.加之4月CPI高启,食品价格因素下降,但非食品价格却上升很明显.加上4月之後的翘尾因素会更高,如果不抑制,则後期通胀还会有高点.但从消费及工业企业利润等数据来看,市场对中国经济放缓忧虑上升.
此外,目前央行调控与以往会有所区别,三年央票也已重启,料公开市场操作会更为频繁,对加息还是非常慎重.
--中国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 石磊:
这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有点超预期,现在市场其实并没有那麽多钱,现在又是三年期央票重启发行,又是准备金率上调,这使得回购利率将会大幅上行,10年国债收益率会上升至3.9%以上.
--西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王剑辉:
此次央行上调存准有点意外,比我们预想的提前了至少一周时间.
刚刚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比较奇怪,传递出的信息是矛盾的.一方面M2的增速回落,而另一方面实际上新增贷款的回升幅度是不小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的新增贷款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回落了40%,而1-4月的新增贷款同比则回落32%.说明4月新增贷款增幅的反弹.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央行是应该上调存准的.我们注意到4月的企业贷款增加幅度尤其较大.
但我们认为央行不宜轻易打乱调控的节奏,加快收紧有可能引发市场的恐慌,担心是不是有什麽特别的情况需要控制.我认为今天股市就可能是提前反应.
我们仍预计6月左右央行会加息一次,加息步伐不宜过快,因为过快反而会进一步加剧人们的通胀预期.
--渤海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杜征征:
央行这次上调存准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比较大.虽然央行重启了三年期央票,但是不论三年期央票还是一年期央票回收流动性的成本都比较高.4月份M2虽然有所回落,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暂时的.
预计6、7月份,CPI可能冲到今年的高点,超过5.5%,而二季度的平均水平在5.2-5.3%之间.寄望通胀水平有所回落恐怕最早也要到四季度.
明天的股市可能开盘会低开,之後弱势震荡.
--华创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 华中炜:
主要人民币加速升值和贸易顺差的背景下,预计5月外汇流入依然较多,同时5月资金到期量依然会处于高位,对冲压力依然较大.
由于6月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实施日均存贷比考核,如果月末调整的话对市场影响较大,估计这是央行本月提前进行准备金率操作的原因之一.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 聂文
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出于意料之外,本来以为会到6月份再上调.估计还是因为PPI增速超出预期,说明管理层将流动性仍视为通胀的第一原因.
虽然当前民营企业资金紧张,民间借贷利率高企,但银行系资金仍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亦较低,主要是因为银行比较惜贷,另一方面,央行此举估计亦是要对冲国际热钱的流入.
不过央行此举可能会一定程度造成实体经济的放缓,尤其对本已资金紧张的民营企业的影响更大.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李慧勇:
在通过三年和三个月央票回笼的同时,央行再次上调准备金率首先可以达到足额充分回笼的效果;第二个是与目前通胀居于高位有关.这个月通胀高于市场预期,沉寂了两个月之後通胀似乎有再次卷土重来之势.通过上调准备金率形成补充也是合情合理的;第三,我们猜测外汇占款仍然比较多.
在通胀预期比较高情况下,预计二季度应该还会有一次加息.
--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执行总经理 杨辉:
考虑央行本周已经重启三年期央票发行来回收流动性,而央行今天宣布再次上调准备金率,这比其预期要早,将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计未来央行还有可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南充商业银行市场投资部副总经理 陈旭敏:
目前回购利率已相对处于高位,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可能引发市场资金过度紧张,尤其是在目前美元已经出现反弹的情况之下.
**相关背景**
--中国央行周四上午重启招标发行的40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央票,中标利率为3.80%.上次发行三年期央票是在去年11月25日,发行量10亿元,中标利率3.00%.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96亿元,高于此前路透7,000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3%,低于16.5%的路透调查中值,并较上月的16.6%明显回落.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4月CPI同比上涨5.3%,稍高于5.2%的路透调查中值,仅略低于上月创下的32个月高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8%,则略低于预期.
--自去年10月以来,中国央行已连续四次加息.(完)
--发稿 路透中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