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部网站http://www.gov.cn/gzdt/2011-05/10/content_1861396.htm
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
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民办),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理工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银川科技职业学院。
仔细看清楚了,这个名单和2009年那个第一次全国高校就业50强名单是完全没有重合的,也就是说09年入选的 这次一个都进不了。进一步的说 教育部搞的这个名单是年年大家轮流做庄 今年没有你 下次说不定就有你 第一年没有你 不是说你就业不行 而是分批当期满了 要轮下次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就业50强有极强的宣传和导向味道 除了个别学校就业绝对质量确实好意外 我看大部分市是师范 农林 高职高专 鱼目混杂 什么层次的学校都有 这些学校未必就业整体质量就高 这个就有点“扶贫宣传”的意思了(就是说,你看,我们就业很好,大家都来报考吧,实际上呢)。不是说这50个学校的就业绝对水平就比别人高 985 211 热门专业等总是比非211 大专 冷门专业的整体水平好。 不要盲目迷信吧 政策导向宣传 不是民间口碑。 只是里面这些就业确实很好的学校和其他这些学校放在一起 是不是有点憋屈.
当然 对于大部分入选高校来说 带上这个帽子可以在大肆宣传一把:来吧,我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