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高校院系合作版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4036 11
2022-04-14

本人211小硕一枚,在市属事业工作8年多。参加工作第二年,2014年着手开始准备经济师(金融),因为学校专业就是金融学,过于自信,再加上工作忙碌,每次备考时间不足,连续2年没通过,到了2016年,才提前2个月备考,在认真学习教材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的考试真题研究了一遍,才最终通过了中级经济师(金融)考试。所以,主观与客观困难都要克服,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高级经济师(金融)考试经验分享

2020年,高级经济师首次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我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相关的报道。但是由于自身不满五年,没法参加当年考试。只是在8月份第一时间从中国人事考试图书网,买了一本正版高级经济实务(金融)。高级经济师(金融)是简答方式的考试,全部是主观题。

2021年3月,着实开始备考高级经济师(金融),期间,从同事手中要到了环球网校的精讲视频,同时,也购买到了相关的精讲视频,对教材逐个章节进行学习,通过精读与理解,全面掌握了10个章节的内容。你要问我那个辅导机构好,对于精讲视频来讲,无非就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只能达到参加考试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用时40多天。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的学习时间基本是周一至周五,每日6:00-8:00;周六、周日全天。基本是选择图书馆。

到了4月中下旬,我开始进行重点知识的加深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高级经济实务(金融)每个章节的框架与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这一遍用了30天。最终总结出32页的记忆精简版。自己总结的才是最好的。这是一个有助于总结记忆的苦涩过程。这个第二遍,主要是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有厚(180多页)到薄(30多页)的加工。这不仅让学习过程变得不再苦涩,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到了5月中旬,我开始第三遍的记忆。在这个过程肯定是越来越快。因为60%-70%的内容都已经逐渐在脑海中浮现。这就是一个机械记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重要对自己总结提炼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对二层框架(或者二级标题)的记忆,那么此时此刻,是更为详细的三级标题。

在复习的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心理上的折磨,这是一种不断怀疑到逐渐树立自信,再到阶段性怀疑,再到自信的过程。因为只有一年的真题,参考性不强,同时,第二年考试仍在进行题型改革,说是放弃了第一年的客观题,全部是主观题。到底考什么,根本没有一个方向,而且任何辅导机构也没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格外强调,我还是报了一个人事社的冲刺辅导视频,有两套模拟题的样子,老师也专门进行了讲解。我认为,这是有帮助的,在考试中的个别题目中得到了验证。

进入6月,倒计时19天,还是那些总结资料,还是那仅有的一份真题反复的研究。这期间,加上之前的3遍,总共背诵考了7遍教材,这是没有重点的7遍。没有任何机构和任何人知道重点考什么。同时,我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我通过考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我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当前的时政热点进行了有机结合。从网上找到了大量关于虚拟货币(数字人民币)、绿色金融等相关的时政材料,特别是去年年初,国家重点强调的一个热点,那就是碳中和、碳达峰。我的经验是,复习热点知识,不能漫无目的。要坚定遵循“是什么”(定义、分类等)-“为什么”(作用与意义、存在问题等)—“怎么办”(具体措施)的原则,进行自主结合学习。事后没想到,考试真让我押中了。

6月19日,我在下午考高级经济师(金融),当时去的挺早,是一所高校,机房外面人满为患,有年龄大的,也有年轻人。当然,我是80后,感觉算是年轻的了。对于上机考试方面,因为中国人事考试网会提前出模拟系统,大家可以经常关注,这有利于考试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五笔、拼音输入法都有,这个可以放心。7遍教材什么概念,只要是考书上的,我脑子里不可能搜索不到知识点。但是正式考试还是很打脸。高级经济师(金融)考试涉及四个案例14个主观题。这四个专题涉及到虚拟货币(数字人民币)(教材新增)、金融双向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教材新增)、碳金融、绿色金融(押中)、金融控股公司(论述,感觉最难)。那个时候,没有一道题是自己感觉能够回答完整的、全面的。但是内心告诉自己,7遍教材,自己不会,别人也不会,一定要把自己能够想到的全部写上。就是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我完成了接近4个月的备考、冲刺与考试。

那个时候等待成绩的过程,更加煎熬,感觉很多个日夜都在失眠。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过,过与不过,都只是阅卷老师的一念之间。终于熬了40多天,7月底的某天可以查成绩,我真是怀着一种无比忐忑的心情查成绩,那个时候心里明白,对于评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考试成绩太重要了。

还好运气不错,63分。全省1/4400;全市1/200。最起码没有辜负奋斗的自己。谢谢。


最后简短总结:依靠书、不唯书、抓理解、重时政。

二、高级经济师(金融)评审经验

如果把高级经济师证书拿到手是翻越一座大山,那么通过考试只是奋斗到了山腰,而评审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需要未雨绸缪,因为伐爬山之前,你就已经知道,需要什么手段与工具,比如,绳索(课题)、登山杖(论文)、求生指南(专利)等等。我首先查阅到了重要文件,那就是《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有关规定》。这文件明确规定了申报条件,包括基本条件、学历资历条件、能力业绩条件等。此处经验是提前3-5年。

下面,我以SD为例,逐项谈谈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评审因素:

1.学历资历条件。

1)学历条件。研究生肯定比本科有优势。不用解释。具有博士学位,经济师从事经济师职责满2年;具有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经济师从事经济师职责满5年,大学专科经济师从事经济师职责满10年,这和高级考试条件一致。从这个角度看,应当是取得经济师职业资格后的时间。

2)资历条件。这里重点讲的是年度考核等次。基本要求是合格以上等次。优秀等次比合格等次要有优势。这也毋庸置疑。

2.能力业绩条件。

1)专业技术能力与水平。这里就是所说的工作业绩。我所在省份,要求1200字,两部分包括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自述、能力与业绩方面。前者主要叙述政治站位、工作、学习方面表现以及个人荣誉等,后者主要表述包括亮点工作总结、创新行业标准、推广典型经验、经济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等,以及获奖情况。

2)业绩与成果。这里包括:获奖、课题、论著论文、专利、其他等。获奖主要是各级成果、课题奖项;课题主要是相关科技、社科部门层层提报并结项的各级别课题;论著论文主要是核心期刊或者省级以上发表期刊,或者是出书专著。其他包括荣誉、经验、标准等。每一项不超过3条,总共不超过15条。

注意,较为容易的就是论文。因此要多发。对于高级经济师,不要过于注重具体经济、管理、投资、人力等专业,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的。并且要求前五名作者,最好第一作者,要把这15条写满。加VX: jjxr2022。

我工作8年多,是一个十足的馒头苦干的人。没办法,要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曾经连续获得优秀等次。省级、市级荣誉都有,区县级若干。在我看来,这只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我想强调的是,我提前三年就开始发论文了。每年至少2篇,不管是自己发还是和同事一起发,都可以。

终于,在去年的12月,我评审通过了。我拿到了高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证书。


我想告诫读者朋友,奋战在高级经济师考试评审战线上的朋友,成功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不要等到成绩考过了才去准备,在这激烈竞争的时代,只会落后甚至淘汰。不要觉得危言耸听。

还有,在这条道路上,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孩子、工作等等,我和大家一样,只能去克服,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以上是我2021年高级经济师(金融)评审与考试的经验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有咨询,VX: jjxr2022

如需交流,加全国高级经济工程师考试评审交流QQ群:464889633

附件列表

2021年度高级经济师考试和评审经验分享.docx

大小:178.42 KB

只需: 2000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4-15 10:45:42
以上是我2021年高级经济师(金融)评审与考试的经验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5-26 16:19:27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7-3 09:12:14
点赞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7-19 13:29:01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8-20 14:37:02
thanks for 你的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