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权证的名称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一般而言,其命名遵循以下规则:沪市认购权证简称为B,意为Buy warrant;深市认购权证则用字母C表示,意味Call warrant;沪、深两市的认沽权证都用字母P表示,意为Put warrant。以“宝钢JTB1”为例,“宝钢”代表约定的未来行权标的证券为宝钢股份,“JT”代表发行人是宝钢集团,“JT”就是“集团”的拼音首字母。“B”代表持有人拥有未来“买入”的权利。“1”代表第1只权证。其名称的含义就是:宝钢集团发行的第一只认购权证。同理,“武钢JTP1”就是武钢集团发行的第一只认沽权证。而“马钢CWB1”中包含的“CW”字段,是公司权证Company warrant的意思,是上市公司发行的、用于融资的公司权证。当这些权证行权时,公司会相应地增发新股,股本会被摊薄,投资者应当特别留意。 此外,投资者还应准确掌握价内权证和价外权证的概念,正确理解权证行权比例条款。所谓价内权证是指权证行权价格低于标的证券交易价格或标的证券结算价格的认购权证,或者行权价格高于标的证券交易价格或标的证券结算价格的认沽权证。反之则为价外权证。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朱俊峰: 权证是否位于“价内”,是投资者必须时刻关注的问题,它决定投资者是否可以通过行权来获利,决定着其持有的权证是否“废纸”一张。 举个例子,某只认购权证本身的价格是1元,行权的价格是4元,这就意味着,投资者通过购买这个权证再进行行权获取标的股票的成本就是5元(1+4=5)。如果此时标的股票价格高于5元,比如说6元,那么持有这个权证的投资者就有利可图,就可以通过行权获得1元的差价(6-5=1),这就是投资者的利润,也表明权证处在“价内”状态;反之,如果标的股票的价格低于5元,投资者就没有必要进行行权,这个权证就处于“价外”状态,就是废纸一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权证买入成本的情况下,投资者还需要理解盈亏平衡点的概念。对于认购权证而言,投资者行权时真正的盈亏平衡点价格要高于行权价格。具体公式为:盈亏平衡点价格(认购权证)=权证行权价格+权证买入价格/权证行权比例数值。只有当标的证券价格高于这一盈亏平衡点时,权证行权所获得的收益才能弥补权证买入的成本,并获得正的收益。同理,在考虑权证买入成本的情况下,认沽权证投资者行权时真正的盈亏平衡点价格则要低于行权价格。具体公式为:盈亏平衡点价格(认沽权证)=权证行权价格-权证买入价格/权证行权比例数值。只有当标的证券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时,权证行权所获得的收益才能弥补权证买入的成本,并获得正的收益。这里,行权比例是指一份权证可以购买或出售的标的证券的数量。 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 决定权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标的证券的价格。由于权证是以标的证券为基础而产生的衍生产品,标的证券价格也就成了确定权证发行价格及其交易价格走势的最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标的证券价格越高,意味着认购权证持有人执行权证所获收益越大,但对认沽而言,收益则越小。此外,权证行权价格、权证剩余期限、标的证券价格波动性、无风险利率等也是影响权证价格的主要因素。投资者尤其应当树立时间价值的概念。所谓权证的剩余期限是指权证距离到期日的时间,剩余期限越短,权证的时间价值越低。 作为一种衍生证券,权证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杠杆效应风险。由于它是一种高杠杆投资工具,其价格只占标的证券价格的较小比例,投资者投资权证,有机会以有限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一旦判断失误,投资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蒙受巨额甚至全额损失。 二是时间风险。与其它一些有价证券不同,权证有一定的存续期限,其时间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快速递减。到期日之后的权证,相当于一张废纸。 三是错过到期日风险。除了现金结算方式权证,交易所在到期日会自动将有执行价值的权证进行结算外,其他权证均必须由投资者主动提出执行要求,因此投资者必须留意所投资权证的到期日期。如果到期时,标的股票价格或结算价低于行权价,认购权证将“一钱不值”;同理,如果到期时标的股票价格或结算价高于行权价,认沽权证也无价值可言。 因此,对于价格远远高于其理论价值的高风险权证品种,投资者,尤其是缺乏专业知识或风险承受能力有限的中小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参与。在参与权证投资前,投资者一定要对其高风险有清醒认识,并树立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目标和投资纪律,认真签署权证风险揭示书,仔细了解权证产品的特点及投资风险,并且认真对待相关监管机构对权证异常交易状况所可能采取的规范措施,做一名有准备的合格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