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1519 5
2011-05-16
悬赏 90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A~龙电股份吸收合并黑龙江华源电力
一、合并双方概况
 1、合并方:黑龙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龙电股份于199210月底在黑龙江省内以定向募集的方式设立股份公司,并先后于19964月、7月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A股市场挂牌交易,并于19976月在上交所B股市场增发8000B股,截止19981231日,拥有近25亿元的总资产。龙电股份是黑龙江省电力行业的重点扶持企业,自上市后,通过租赁、收购、置换等一系列资本运营手段壮大企业自身规模,至19981231日拥有总装机容量90.6 万千瓦,占黑龙江省内年发电量的 10%。 
 2、被合并方:黑龙江华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源电力是经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黑体改复〔1993195506号”文件批准,于 19931015日在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登记设立,公司设立时股本总额10212.6万股,其中法人股8212.6万股,内部职工股2000万股。199681日,经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黑体改复【1996124号”文件批复,华源电力被确认为规范化股份有限公司。截至19981231日总资产为24150.62万元,拥有并经营六台火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并拥有两条110千伏从俄罗斯购电的线路,公司主营国内外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设计、设备订货、经营、对外贸易及经济技术合作,对独联体国家、东欧各国、东南亚各国及地区进出口电力、设备、劳务输出及代理。
二、合并方案和操作程序
合并双方均为依法规范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严格根据《公司法》及有关政策法规规定进行本次吸收合并。
1、本次合并已经黑龙江省人民**黑政函[1999]102号文批准,同意龙电股份吸收合并华源电力。
2、合并双方分别召开董事会,表决通过龙电股份吸收合并华源电力的预案。
3、本次合并为吸收式合并,其支付方式采取国际上广为流行的换股方式,即以龙电股份的股票换取华源电力的股票。
4、本次合并中折股比例的确定以19981231为审计评估基准日,以合并双方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为主要依据,同时适度考虑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等相关因素,综合确定折股比例为1.5:1,即被合并方全部股份按1.5股折为合并方1股的比例折合为合并方的股份,由此合并方因合并增加股份数量为 6808.4万股,其中法人股5475.0667万股,个人股1333.3333万股。
5、依此折股比例换股,换股后原华源电力股东持有(或增加)龙电股份的股份情况如下:
(1)黑龙江华源电力开发公司 1847.8667万股
2)黑龙江省电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485.3333万股
3)黑龙江省华富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1212.0000万股
4)龙电集团有限公司 498.4000万股
5)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379.9333万股
6)哈尔滨华强电力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51.5333万股
7)原华源股份内部职工 1333.3333万股
    合计 6808.4000万股
    合并后,龙电股份总股本增至65579.06万股,其中法人股31245.7267万股,已流通社会公众A 6000万股,内部职工股1333.3333万股,社会公众B 27000万股。
6、本次合并应当由龙电股份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7、本次合并完成后,华源电力作为被合并方将予以注销,华源电力经评估审计后的资产、债权债务全部由合并后存续公司继承。华源电力签署的有关章程、合同、协议中涉及华源电力的相关权利义务将由合并后存续公司承担。
三、确定折股比例的方法
  吸收合并的股份处置方式是以股换股,即合并方向被合并方的股东增发新股,这实际上是一种换股并购的方式,二换股并购中折股比例或换股比例(ER)的确定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案例中合并双方以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为主要依据,同时适度考虑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发展前景等相关因素确定折股比例,即每股净资产加成法。该方法按照ER=(合并方每股净资产/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1+预期增长加成系数)的公式计算,其中以龙电股份和华源电力的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19981231帐面每股净资产作为成本价值,而“预期增长加成系数”的确定则应适当考虑合并双方的盈利能力(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成长性及发展潜力、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形象和商誉等多方面的因素。显而易见,这种方法是以考虑合并前双方股份所代表的各自的资产价值为主,辅之以对其他影响公司发展因素的综合评价,来确定折股比例的。
实际上,在合并双方每股净资产既定的前提下,预期增长加成系数的确定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以下因素是值得重点考虑的:
1)净资产收益率   
  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龙电股份9798两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14.78 %、15.66 %,两年平均为15.22 %;华源电力两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19.56 %、15.49 %,两年平均为 17.53 %。
2)每股收益
  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龙电股份9798两年的每股收益摊薄分别是0.51元、0.40元,两年平均为0.46元;华源电力两年的每股收益分别是 0.33元、0.31元,两年平均为0.32元。 
3)成长性及发展潜力
  龙电股份是上市公司,有良好的持续筹资能力,并且几年来已积累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已产生良好的规模经济效益,有持续的成长,及其发展潜力远远大于华源电力。
4)经营管理水平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龙电股份有较为规范的治理结构,在内部管理上有着较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外部开拓上也具备一定的运营技巧和丰富的经验,这些方面理应在华源电力之上。
5)企业形象和商誉
龙电股份在上市和上市后一系列的资本运营,已基本确立了其在省内电力系统的龙头企业地位,无论在业务经营还是管理水平上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威信,也建立了良好的商誉。
 由以上分析可见,双方目前的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可以说不相上下,而龙电股份在发展潜力、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形象和商誉等方面明显要强于华源电力,换句话说,如果两个企业仍独立发展的话,龙电股份的前景要好于华源电力。因而,“预期增长加成系数”应确定为大于0,即ER的最终结果比单纯考虑每股净资产要有利于合并方。但大于0以上的幅度不宜过大(否则华源电力的股东利益将遭受损害)。
 随着合并前期工作和实质性谈判的不断进展,合并双方的分歧在日益缩小,合并方即龙电股份股东可接受的最小折股比例即ER1与被合并方即华源电力股东可接受的最大折股比例ER2也逐渐接近。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合并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将“预期增长加成系数”确定为0.166,则 ER=(合并方每股净资产/被合并方每股净资产)×(1+预期增长加成系数) =2.555/1.99)×(1+0.166)≈ 1.5即本次合并的折股比例确定为1.5:1,也即在合并基准日,以财务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华源电力股东每1.5股华源股份的股票换取1股龙电股份的股票。




1、是分析该案例中双方进行合并的动因有哪些?
2、本案例是我国换股合并的经典案例,试分析案例中换股的操作模式。
3、本案例采用的换股比例折算方法是每股净资产加成系数法,试评价该方法的优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
B
收购方:联想集团      
  被收购方:IBMPC业务
  收购时间:2004128
  成交价格:17.5亿美元

  整合状况:初期整合较顺利,目前并购后遗症开始显现,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联想2008的亏损
  在柳传志看来,联想过去的鲜明特点在于其灵活和机敏。但并购IBMPC业务之后,这种灵活和机敏正在消失。这位“联想教父”复出的任务就是继续进行整合
  半年多之前的20085月,杨元庆还自信地对媒体表示,“我们已经脱胎换骨,联想已经成功完成了与IBMPC的业务整合”。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200811月,联想交出了自并购IBMPC业务以来,最差的一份财报,2008/2009财年第二财季(20087?9)联想的利润只有23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8.1%。
  形势还在继续恶化。200925日,联想对外公布了自己2008/2009财年第三财季(200810?12)的业绩,净亏损9700万美元。许多证券分析师认为,联想的亏损只是开始,预计联想第四财季度可能会面临更糟糕的情况。一位分析师甚至认为,加上之前联想宣布的1.5亿重组成本,联想第四财季可能会面临2.73亿美元的亏损。
  有分析认为,联想2005年对IBM个人电脑业务引人瞩目的并购,应该对联想目前的困境负有一定的责任。一场炫耀性的并购可能会吸引媒体的关注,但却会使公司在战略上陷入被动。这次并购鼓励联想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商用电脑领域,而随着企业纷纷减少开支,联想的业绩也受到了重创。
  与此同时,联想目前30%以上的销售是在中国市场实现的,它在开拓中国以外消费电脑市场领域起步较晚,还缺乏在中国之外的市场扩展消费电脑业务的能力,所以不得不在日益萎缩的商用电脑市场上苦苦打拼。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初期整合是成功的。只用了半年时间,联想就把原IBMPC业务从亏损转变成了盈利。尽管如此,在其后的日子里,对于这起跨越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的并购,还是争议不断。
  2003年年底,IBM再次向联想伸出了橄榄枝,提出愿意向联想出售其PC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调查和谈判之后,2004128日,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并购IBMPC事业部,并购内容包括IBM在全球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全部业务。
  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一万名员工,以及在五年内使用“IBM”和“Think”品牌的权利。并购之后,联想以中国为主要生产基地,却将总部转移到了美国纽约,同时在北京和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市设立了运营中心。
  联想并购IBMPC业务的支出总计为17.5亿美元。并购交易完成后,联想的股东当中,联想控股占有46.22%的股份,IBM占有18.91%的股份,公众股东占有34.87%的股份。并购以后,联想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20亿美元,成为继戴尔和惠普之后全球第三大PC厂商,按照销售额排名,已经是进入世界500强之内的高科技和制造业企业。
  对于此次并购,外界普遍评论,这是联想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然而并购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并购之后的整合。在世界并购史上,像联想这样的“蛇吞象”式跨国并购的成功率非常低,联想如果成功了,就等于是创造了世界并购史上的一个“奇迹”。
  联想、IBM作为两家优秀企业,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为了实现并购后的有效整合,联想少帅杨元庆制定了“坦诚、尊重、妥协”的三原则,联想将这种理念和原则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
  对于IBM,联想更多是抱着研究、学习的态度,采用双品牌、双市场的战术,保持过渡期的暂时稳定,而不是急于改造。杨元庆解释,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矛盾,首先要做的是学会“妥协”,搞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到有时间了再想办法解决双方的矛盾。
  并购之后,联想把总部搬到全球IT业最发达的美国,总部工作语言用英语而非汉语。董事会成员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大量引入非中国人,使联想的商业运营基本上摆脱了在中国市场形成的惯性方式,融入到了全球的管理实践当中。与此同时,联想还引进了多家战略投资者,除IBM成为联想第二大股东外,联想还引入私人投资公司成为联想的战略投资者,从整体上提升了联想的公司治理水平。
  并购之后的三年时间里,联想的销售额持续增加,除20032004财年销售利润由5.2%降至4.4%,其余各年份的销售利润都在迅速增长。2007/2008财年,联想的利润甚至大幅上升了237%。当时,杨元庆表示,比起合并的第一年,联想的营业收入实现了5倍增长,“这证明在成功完成并购之后,经过整合,联想已经回到以前的盈利轨道上来。”
销售业绩迅速增加,初步整合成功,让联想盲目乐观,掩盖了并购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后来的实践证明,在并购的业务整合方面,联想还没有能够完全学到IBM拓展全球市场的能力。
  并购鼓励联想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商用电脑领域,联想从IBM手中购得了ThinkPad等品牌,按照IBM原来的设计思路,ThinkPad品牌专门针对高端商务机市场,但联想却强调推广这一品牌的简化版产品。联想的策略带动了ThinkPad品牌在中低端商务用户中的号召力,并依靠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提升了销售业绩。然而,联想却伤害了ThinkPad的品牌价值,失去了中高端市场。
  国金证券在香港的抽样调查发现,商务人士采购笔记本电脑,已经较少有人青睐ThinkPad了,这种现象从2007年起就开始出现了。联想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却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利用差异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方面。金融危机爆发,中小商用客户削减开支的力度更大,而联想又失去了中高端业务,这无疑更加剧了联想的危机。
  由于业务重点放在了商用电脑领域,在消费电脑领域裹足不前,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发布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PC市场,宏产品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联想,占据了世界第三的位置,联想则降为第四名。
  为了抢夺消费电脑市场,2008年联想在品牌策略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开始推行ThinkPadIdeaPad双品牌策略。ThinkPad统率旗下商务类产品,IdeaPad则统率旗下所有的消费类产品,然而这种策略截至今还没有显现出效力。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IdeaPad品牌影响力小,产品的定位也没有特色,虽然价格低,却很难打动消费者。
  2008年,联想的市场份额继续下滑。2008/2009财年第三财季,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发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上年同期的7.5%下降到7.2%。而它的竞争对手宏和惠普的市场占有率则继续上升。
  并购之后,联想一直忙于实现跨国经营,但回过头来才发现,它在中国本土市场的份额正在被其他品牌侵蚀。虽然联想仍然是中国电脑市场销量的老大,但惠普和戴尔的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在最巅峰时期,联想曾经拥有中国40%的PC市场份额。2008年第一季度,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低于30%。
  在并购的文化、人员整合方面,杨元庆曾经表示,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还没有完成,还需要进一步适应与调整。2009年年初,联想进行人事调整,用纯中国团队经营海外市场,联想前期聘用的很多洋面孔纷纷离职。外界认为,这体现了联想跨国并购之后的文化冲突及内部的派系斗争。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时候,这种冲突更为明显。而在本土帮派与海外帮派的冲突中,联想只能依靠嫡系团队。
  新变革能带来什么?
  为了应对眼前的颓势,200918日,联想正式公布了重组计划,其中包括取消亚太区的机构设置,将亚太区与大中华兼俄罗斯区合并为“亚太兼俄罗斯区”,由联想原大中华兼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担任总裁,现任亚太区总裁麦大伟离职。联想同时还宣布,2009年第一季度将裁员25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1%,并对高管团队降薪30%到50%。
  25日,联想再次宣布高层人事变动,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CEO,威廉?阿梅里奥则离职;在联想供职三年多的罗里?里德担任新设立的总裁兼COO一职。 联想表示,接下来集团的战略将是,在战线上坚持在欧洲和美国继续稳住阵脚,保住现有的阵地,力保不丢失向大客户经销的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在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要力争取得更好的业绩。与此同时,联想还将积极拓展消费电脑市场。
  在“联想教父”柳传志看来,联想过去的鲜明特点在于其灵活和机敏。但并购IBMPC业务之后,这种灵活和机敏正在消失。按柳传志的说法,联想的海外团队有其自己的做事方式,而联想的中国团队尚处在试水阶段,在策略制定上,双方要经过长时间讨论和磨合,导致并购之后联想的运行效率明显降低。
  柳传志称,他复出的任务包括继续进行整合,使联想形成一个更好、更融洽的国际企业文化,以便让联想新CEO杨元庆和新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罗里 ? 里德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业务层面的工作,更好地去执行联想的国际化战略。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认为,联想能否复苏的关键在于,能否从高端的商务电脑市场转向低端的消费电脑市场。短期来看,联想集团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公司斥资1.5亿美元的重组行动能否成功。亚太地区和俄罗斯市场是联想的重中之重,联想对这两个地区的子公司实施合并,是想在这两个区域复制联想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这一举措也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联想将加大并购扩张力度?
  当人们还在探讨三年来联想是否成功消化了IBMPC业务时,2009218日,又传出联想试图提高收购价格,并购巴西最大的电脑制造商Positivo Informatica的消息。
  去年12月,联想也曾出价20亿雷亚尔(约合8.33亿美元)洽购Positivo,但当时Positivo管理层以 “这一提议从长远来看缺乏吸引力”为由,拒绝了联想。
  事实上,并购IBMPC业务之后,联想一直试图继续收购国外的电脑制造商。2007年上半年,联想曾试图收购欧洲计算机制造公司Packard Bell,但却以失败告终,联想的劲敌宏基最终拿到了Packard Bell的经营权。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联想后来丢掉了全球PC厂家排名第三的位置,而被宏碁赶超。
  截至20081231日,联想的净现金储备为15.59亿美元。外界分析,尽管提高了收购价格,但联想收购在资金方面应不存在问题。如联想能成功并购Positivo,无疑可进一步加快其国际化的步伐,同时还可以提升其在国际PC市场的占有率。
  外界注意到,此前宣布放弃并购Positivo的是联想前CEO阿梅里奥,而此次大规模提高价格,试图收购Positivo的操盘手很可能是重新出山的柳传志。
此前,有传闻称戴尔也有意收购Positivo。花旗集团的分析师认为,相对于美国企业,亚洲企业收购Positivo更有意义,也更有利于并购之后的整合。
  联想方面并未对再次收购Positivo的消息予以否认。
1)试述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后的,怎么进行整合的?
2)分析联想这一并购举动的动机?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以下给出几个角度
1)从人力资源角度,资产整合角度,财务整合角度,管理整合角度,文化整合角度分析。
2)从企业发展的战略动机分析如通过煎饼有效地占领市场,企业通过兼并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和互补,企业通过兼并能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A B2大题各要求1200字。小题字数随便分配。可网上复制粘贴。只要能帮忙完成任务即可。
完成后请跟帖并发答案至 angelkuku123@hotmail.com 并附上论坛id。第一时间送上悬赏。谢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16 21:26:18
这么多币?  莫非这是考试题泄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6 21:26:46
这么多币?  莫非这是考试题泄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6 21:27:16
你悬赏这么多  你也没有这么多啊  楼主你真幽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6 21:28:59
悬赏发出之后就自动扣除账号的币了。
是平时的作业。最近忙于gmat复习备考实在无力完成。求各位大牛帮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7 18:15:08
普通作业都完成不了,还考什么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