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581 6
2011-05-18
估计这个概念也不是最近几年才盛行起来的,我一系记得大概十多年前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了,而且这个概念被提及的次数和热度也是越来越高,成为无论是经济学界甚至是学术界,和教育学界的热门话题。
    最近也有不少高校宣传自己在这方面做出了何等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或者运作方式,但是问题依然是有的。产学研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难道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更高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很多东西也在慢慢的失去,有些东西也许会随着时光的推移流失,属于一种历史的过程,有些东西似乎并不是那么就应该轻易的抛去。
    我想先谈谈这个学,其实学代表了教育,准确的说是高等教育。也许在一条完整的产学研链条当中,学其实是最基础的,因为他会为产带来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基础性的知识供给和储备。但是高等教育本身是有目的,他是为了自身特定的目的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产业而存在的。高等教育的定位不是产业链当中的固定资产或者固定投资,因为高等教育和产业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部门。当然高等教育本身的市场运作是另外一回事。高等教育确实为了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但是依然回到老话题,高等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教育,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的中间部分依然是高校或者说综合性和专业性的高校,而不是一个一个的高职院校。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并非以产业为导向,当然专业课程会偏向产业需求。但是高校的教育理念依然延续自身的目的而存在,而不是变成产业的一个附属。
    接下来就是研。其实在国内虽然很多单位都有研发部门,但是其中间力量或者说核心的研究部门依然集中在高校和专业的科研机构,而这些机构基本上依然是国有占据了主体。企业的研发咋整个社会当中的比率依然是微乎其微,而其实力更是难以与高校等机构相抗争。因为产学研链当中的研其实又要回到高校中来。高校当中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专业性质,实际上是纯粹专业性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高校走的是一条专业化研究道路,也是高校对从事研究人员的要求,并且高校当中的研究人员其实很多也要负担各种教学的任务,也非单纯的研究人员,但是无可否认他们的研究能力依然是最强的。而产学研的链条路径则要求研必须遵循一条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取向和价值取向,但是这对众多的研究部门和研究人员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过多的市场化研发取向可能会严重干扰纯粹学术研究的路径选择,进而越来越失去专业化的素质,最终可能沦为市场的技术员而已,而最重要的还在于,高校部门的研究人员还扮演者很多社会道德角色的职能,产学研的深化只会让研发人员日益的失却本来应该承担的社会角色职能和功能,可能成为生产车间的小技术员。
   归根结底还是谈到这个产字,因为在真个产学研的链条当中,产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这个政策的核心就在于围绕产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发展是硬道理是这个机制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个机制只是歪曲的理解这个原理。在现代社会当中,产总是被片面的理解为工业经济或者产业经济,产的成绩来源于简单的数字表现,准确的说是可以数字化业绩的表现。产在产学研的链条机制当中充当的是昔日老师讲堂上教鞭的作用,学和研只是乖乖听命的学生,毫无发言权和主动权,需要做的只是听话和按老师的话做就行,不用想别的。
   产学研的链条机制最终所带来的只是学和研的异化,以及产的绝对化。产学研最终走向的不是一条融合的道路,而是一条异化和分离的道路。短暂的成绩掩饰不住辉煌下面的种种危机。产学研机制只是将社会看做一个简单的工厂,却没看到社会不是简单的经济载体,而是一个融汇了人类全部经验和知识的熔炉。倡导产学研经济链条机制的群体,只是看中了短期的数字表现,甚至只不过是陶醉于其中带有者的若干专制的魅力和自我神化的感觉,而这种机制带给整个其每个部分的则是慢性的毒药粉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18 11:09:29
教育本身都产业化了,所以“产”字当头,“学”字让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12:51:59
教育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18 22:36:27
3# david398121


           产学研的政策实际教育市场化之后,对教育又一次毁灭性打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16:56:25
说的非常好,产只是学和研中的一部分,社会学、历史、道德体系等等反过来会影响到产,但是我们太注重物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24 18:29: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