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国际买卖双方存在分歧的时候 2-1
无论你做什么生意,你都不可能回避性别问题.这可能就是美国一位肉制品出口商在和德国客户为一批猪肝发生争执后,得出的结论.争执是这样产生的:
美国出口商签订了一笔合约,付运一批"30 000磅美国新鲜冻猪肝,通常可售品质水平,上等品牌".货物是按照美国市场的苛刻标准准备的,出口商以为这笔交易可以一帆风顺地完成了.可是当猪肝运到德国时,买方却提出了这样的异议:"我们订购的是通常可售水平的猪肝——可你们运来的有40%却是母猪的肝".
"谁在乎这些肝是母猪身上的还是公猪身上的 "出口商问道.
"我们在乎,"德国人说,"在德国我们可不能把海绵状的母猪肝充着结实的公猪肝来卖.这批货卖不出我们预期的价钱.要避免全部损失,惟一的处理方法就是降价.
案例 国际买卖双方存在分歧的时候2-2
你们必须给我们1000美元的价格折扣."
美国商人拒绝降价.他如此执著,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这等于是侮辱美国消费者的口味.美国人想:"只要是猪肝,母猪肝也好公猪肝也好,倘若美国人觉得美味可口的,那么对谁来说都是一样的".
看来卖方和买方在饮食习惯问题上永远不可能取得一致.
思考题
1.在这场争论中,应援引哪国法律,是用美国的法律还是西德的法律
2.如果在美国法庭审理,你认为谁会打赢这场官司 如果在德国呢 为什么
3.草拟一份简略的合同,注意避免下列问题的发生:
(1)适用哪种法律
(2)案件应在美国审理还是在德国审理
(3)对"通常可售品质水平"这一概念的不同观点.
4.讨论在这个案例中自我参照标准可能起了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