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数据分析师(CDA)专版
837 1
2022-05-05

CDA数据分析师 出品

作者:Natassha Selvaraj

编译:Mika

导读:由于新冠疫情,一年多前我失业了。在失业后,我自学了数据分析,如今我的收入翻了三倍。

大约18个月前,正值新冠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期,我失去了工作。之前,我在大学期间做兼职家教。我获得的课时费被用来支付伙食费、汽车加油等费用。

随着疫情防护政策的升级,要求停课停学,居家隔离,我也不能再去学校了,被迫在家自习。

一开始这看起来很糟,但我意识到这能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我开始尝试在这段时间里提升自己的技能。

在做了一些研究后,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机器学习在线课程。这是我学完的第一个在线课程。在那之后,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开发项目、学习代码和获得在线认证上。

如今,一年半过去了,凭借我在数据科学和分析领域的知识,我已经有了多个收入来源。下面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01、数据分析的全职工作

首先,我入职了一家公司的数据分析岗位,在实习一段时间后,现在已经成功转正了。

起初,我本以为我的工作主要是模型构建。在入职后我发现,模型构建大约只占我工作内容的10%。其余的时间,我和我的团队都在研究如何创建的新解决方案,以解决业务问题。

通常,这些问题甚至不需要用到机器学习来解决。数据解决方案大多可以通过SQL查询完成。

我每天的工作主要包括回答以下问题:

  • 如何利用数据找到A公司竞争对手的信息?
  • 我们建立了一个客户流失预测模型。我们可以用哪些业务用例来测试该模型?它在生产环境中的效果是否和在测试环境中一样好?
  • 如何为客户持续改进细分和性能?是否能从现有的数据推断出在现实生活中的情景?

这是对我日常工作的简单概括。但我想强调的是,创建数据解决方案并不以建立模型为起点和终点。

如果你是一位有抱负的数据分析师,我建议你在想从事的行业中获得一些专业领域知识。

02、写数据分析博客

我会把自己在数据领域获得的经验写下来。如果我在工作中构建一个项目,我会在Kaggle上找类似的数据集并复制分析,而且围绕它写一个教程。

最开始这只是我的个人爱好,也能提升自己的作品集。但同时,这类文章也让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数据分析师。这也是我展示自己编写和构建ML模型能力的一种方式。

起初,我从未想过通过自己的写作会得到报酬。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这项爱好开始为我创造收入。现在,我可以通过创建与数据相关的教程、项目和写自己的经历来获得被动收入。

03、接项目,做私活

当我在数据分析社区活跃起来后,我开始收到多个项目的邀约,也接了一些数据分析的私活。我为客户建立了机器学习模型,创建竞争对手分析报告,并撰写数据科学文章。

当我最初想到自由职业时,我以为必须在某个在线平台上竞标项目。然而,我所有的客户都是在阅读了我的文章或看了我的数据分析项目后主动与我联系的。

几个月前,我构建了一个聚类算法,并在网上发布了关于它的教程。第二天,就有人主动联系我,问我是否有兴趣为他们的客户构建聚类模型。

接手这些项目让我掌握了很多我在日常工作领域以外的技能。

在我的公司,我处理的数据通常以某种预处理的格式提供,我用SQL和Python对数据进行查询和处理。

而接私活时,客户的数据的格式非常不同。大部分数据都没有经过处理或结构化,我要花很多时间来弄清数据集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理解。

我还需要收集外部数据来进行分析,这通常包括爬取第三方网站和使用开源工具。这些工程中让我接触到了目前日常工作外的知识,而且我能够在从事的每一个项目中学到新的东西。

我是如何做到的

之前提到,我参加了一个数据科学在线课程。其实在刚上完课程后,我感到很失落和茫然。之后我又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用Scikit Learn学习不同的算法和训练模型。

当时我也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发展。

之后我看到一些文章,当中分享了别人是如何在没有相关学位或任何专业资格的情况下成功地获得了数据分析工作。我意识到领域知识和借助现有数据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对我来说,建立最精确的模型或理解模型背后的基本算法并不是必须的。

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技能是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机器学习的算法。

之后我又我参加了商业分析和ML工程的课程。这次我花在学习代码上的时间比花在理论上的时间多,我还花时间学习了SQL和数据处理。

随后,我通过网络爬取,从在线网站收集数据。我用这些数据解决问题,并用它构建了简单的机器学习web应用。

通过这种方式,我慢慢获得了成为端到端数据科学家所需的技能。

在公司的数据分析团队中,如果有任何超出我们日常工作范围的项目,比如需要收集外部数据或新算法的项目,我通常会被分配到该项目中。

结语

如果你对数据分析行业感兴趣,或者已经在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现在网上有很多资源可供使用。事实上,这些资源太多了,有时你会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虽然知道构建和训练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很重要的,但大多数现有工作都要求你超越这一点。真正的需求在于,你能够借助现有数据去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帖子DA内容精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5-5 12:41:58
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受到全球瞩目。2021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号),明确提出“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的要求。2021年4月,中国在领导人气候峰会提出,中国将加强对非二氧化碳排放的管控。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为落实环综合[2021]4号文中提出的“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逐步纳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统筹实施”的要求,做好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制定《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主要监测对象为《京都议定书》和《多哈修正案》中规定的7种人为活动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同时示范城市开展一氧化碳(CO)和碳同位素(14CO2)监测。

CO2是对全球变暖贡献最大的温室气体,大气中浓度达到400ppm(百万分之一),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化石能源的燃烧;

甲烷(CH4)背景浓度在2ppm左右,对全球升温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除自然界、动物和生物活动外,人为活动是甲烷的最主要来源,煤炭开采、天然气开采、垃圾填埋、饲养牲畜、稻田释放、生物质燃烧等都产生大量甲烷;

氧化亚氮(N2O)的来源包括燃烧(森林火灾、燃烧田间杂物、固废焚烧)、土壤释放、尼龙生产等,影响仅次于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大气中背景浓度为300-400ppb;

氢氟碳化物(HFCs)广泛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和绝缘泡沫生产的氯氟烃(CFCs)。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提出要逐步淘汰氯氟烃和其他耗臭氧物质的使用,结果导致了氢氟碳化物的广泛应用。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将氢氟碳化物列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氟甲烷、三氟甲烷、五氟乙烷、1112-四氟乙烷、111-三氟乙烷、11-二氟乙烷等;

全氟碳化合物(PFCs)在纺织、润滑剂、表面活性剂、食品包装、不粘锅涂层、电子产品、防火服、灭火泡沫等领域均有应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包括四氟化碳、六氟乙烷、八氟丙烷、八氟环丁烷等;

六氟化硫(SF6)主要来源于电力、电器领域的绝缘气体;

三氟化氮(NF3)一种无色、无臭、性质稳定的气体,强氧化剂,在微电子行业作为蚀刻气体。谱尼测试实验室结合国内外技术规范和最新研究文献,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针对以上7种温室气体的监测解决方案。温室气体监测服务,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实现,碳排放权交易、碳核查和履行国际公约提供科学基础数据。谱尼测试作为国内知名大型第三方综合性检验认证集团,在全国具有网络化实验室就近服务布局,是全国各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认可的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多次参与生态环境部国家环监总站的应急监测,承担国家总站和各级环保系统的委外环境监测任务,与农业、地质、水利、交通、自然资源部等部委合作良好,同时承担众多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业务委托,受到社会广泛赞誉。近年来,集团紧随生态环境咨询领域发展方向,不断攻克重点、难点项目,圆满完成了数量众多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重点企业委托的水、大气、土壤、噪声、固废等领域项目,并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目前业务范围主要涵盖:项目环评、环保验收、环境应急预案、环境监测评价、场地调查、污染源调查溯源、技术培训、环保管家、运营维护、空气治理净化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