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化学势是劳动生产率的一个很好的总体指标。对我们未纳入本研究的国家的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例如,2002年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演变与化学势的演变是一致的[11]。应该对化学势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尤其是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二、6.3. 进一步的结论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以充分解释有关化学势的基本现象。下一步是考虑与化学势和温度相关的活度系数,我们认为它可以描述总体盈利能力。参考文献[1]N.De Liso&G.Filatrella,《经济物理学:一个新领域的出现?》?,www.unifr。[2]R.Mantegna和H.E.Stanley,《经济物理学导论,金融中的相关性和复杂性》,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2000年。[3] N.Georgescu Roegen,《熵定律与经济过程》,政治出版社,1979年,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4] Z.Burda&J.Jurkiewicz&M.A.Nowak,经济物理学是一门坚实的科学吗?www.arXiv:cond mat/0301096 v1,08.01.2003。[5] 王永杰,吴志迪,经济物理学,www.arXiv:cond mat/040105v112004.01。[6] S.Chen,基于代理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建模,论文,巴黎理工大学,2010年11月30日。[7] A.Christian Silva&V.M.Yakovenko,《1983-2001年美国“热”和“超热”收入阶层的时间演变》,欧洲科学出版社。莱特。,69(2),第304-310页(2005年)。[8] 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