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ifeelbetter
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听他讲课。
不过,工具变量的问题确实曾经一度是热门,现在虽然热度减退,但还是门“显学”。大牛们现在不削于干这个了,但在90年代初这方面刚刚起步的时候确实出现过AER和QJE这样档次的期刊发专门寻找工具变量的论文。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难,也不是很惊艳,但在当时影响力很大。
目前的难处是:第一,工具变量成为一种常用手段普及开来,要创新和求变的难度增加了。第二,学界的风向和兴趣点在转移,今后是否还会很那种工具变量的寻找工作难以预料。第三,国内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处于上升阶段,所以还可以发一些类似的文章,但将来也不好说。实证类型的方法,国内与国际潮流差不多相差5年左右,当然5年是个约数,不能太认真。工具变量的实证运用国内大规模铺开也就是最近5-8年,这几年更加兴盛。按照国际风向标,国内这类工具变量的寻找论文还可以持续一段日子,但也不会太长了。再过3-5年,恐怕热度减退,此类论文要上好期刊就非常困难了。
不知道甘教授上课是否提起过这类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