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1-5-20 14:22:48
三木 发表于 2011-5-20 10:54
夸克之一 发表于 2011-5-19 20:48
cufejinrong 发表于 2011-5-19 19:56
7# 夸克之一 但那个变量是很关键的。版主能推荐适合的期刊吗?先不讨论具体内容吧。谢谢了。
我对中文期刊不了解。。熟悉的那几个期刊,恐怕不适合你的文章。

另外,加的变量如果很重要,为什么前人不加呢?是没有数据,还是前人的模型不完整?这是要讨论的。


加了变量不等于改进,也许破坏了模型也未可知。在没有看到论证之前,我不能肯定你加个变量就是创新——而且直觉上,加变量往往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如果是在应用微观领域,加变量很有可能是创新哦。
我自己是做应用微观领域的。。。加变量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很可能适得其反。。我同意,假如加得巧妙,加得有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这属于创新。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人加变量是缺乏根据和现实意义的。既然楼主是第一次投稿,这个问题他自己应该有个大致判断,如果确实是一种创新,那可以选择不收费的好期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6:14:45
你加的变量后,验证一下前后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从侧面来看你加的变量是不是重要,
也可以多做几次逐步回归分析,看看结果
如果没有问题,那在问题提出部分重点说明,这样才能体现创新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6:56:31
主要是花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8:18:03
好吧,我也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8:23:00
关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8:30:09
10楼好牛啊,感觉很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19:15:25
围观,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20:22:37
嗯 逐步回归是个好办法 我也在对模型进行改动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20:44:38
自己多摸索摸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建议你如果不急着发可以先投档次少高点的,比如核心期刊。不行再投一般期刊,最后纯粹是给钱就发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20:47:52
自己多摸索摸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建议你如果不急着发可以先投档次少高点的,比如核心期刊。不行再投一般期刊,最后纯粹是给钱就发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22:28:02
看了最佳答案,还是了解些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0 23:27:38
夸克之一 发表于 2011-5-20 08:49
ifeelbetter 发表于 2011-5-19 21:23
天下为菊 发表于 2011-5-19 21:16
计量加个变量就是创新 那所有的文章不都是创新了!
不能一概而论,本人听过甘犁的课,计量建模中他很重视好的idea,而好的idea往往就是找到一个好变量。
这个真的需要讨论。

情况一:这个变量在理论模型中有,且很重要,但是受制于数据不可得,实证文献中一直没有这个变量。现在,数据有了,你把变量加入,论文可以发,但这不属于创新。

情况二:变量在理论模型中没有,但你或者其他学者近期的研究发现缺少这个变量问题很大。这时候你首先加入变量,并在规范实证中检验其合理性,这可以认为是创新。

情况三:也是大多数人做的,随便找个变量(加与不加无伤大雅)加入模型。

而且一般情况下,难找的变量是内生性变量的工具变量,这方面确实要idea,做得好可以被认为是创新。
夸克版主确实厉害!我提到的甘犁教授的那堂课确实重点是寻找内生性解释变量的工具变量,他举了若干经济学大牛找工具变量的实例,讲得眉飞色舞,称赞这些很棒的ide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12:44:22
42# ifeelbetter
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听他讲课。

不过,工具变量的问题确实曾经一度是热门,现在虽然热度减退,但还是门“显学”。大牛们现在不削于干这个了,但在90年代初这方面刚刚起步的时候确实出现过AER和QJE这样档次的期刊发专门寻找工具变量的论文。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很难,也不是很惊艳,但在当时影响力很大。

目前的难处是:第一,工具变量成为一种常用手段普及开来,要创新和求变的难度增加了。第二,学界的风向和兴趣点在转移,今后是否还会很那种工具变量的寻找工作难以预料。第三,国内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处于上升阶段,所以还可以发一些类似的文章,但将来也不好说。实证类型的方法,国内与国际潮流差不多相差5年左右,当然5年是个约数,不能太认真。工具变量的实证运用国内大规模铺开也就是最近5-8年,这几年更加兴盛。按照国际风向标,国内这类工具变量的寻找论文还可以持续一段日子,但也不会太长了。再过3-5年,恐怕热度减退,此类论文要上好期刊就非常困难了。

不知道甘教授上课是否提起过这类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1 22:04:55
43# 夸克之一 对版主真是敬佩的五体投地!!!可否透露在哪高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01:59:21
44# cufejinrong
学生没有高就之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6-27 13:46:37
感谢楼主分享  也欢迎各位有经验的小伙伴们来q群 41  81 27 92 1  多多分享有益的投稿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