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啊,很简单,其实不是“忍”与“不忍”的关系,也不是“精炼”与否的问题。我之前所说的我的核心竞争力——其他人学不了的原因在于,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进行的——
关于2007年股市——
当时,我注意到的观点是——
1.很多人看到次贷危机已经发生,但是都认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2.很多人认为当时的股市还可以继续涨到1万点;
2.很多人都认为当时的其他负面影响因素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我得出的结论——与他们的相反。
2008年的雪灾——我估计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而当时制糖行业的状况——几乎所有的相关人士都知道。
2009年的第一个上市的项目,我所看的资料——其实当时我所在公司的员工都可以看到。
所以,事情的本质在于——洞察力,而不是学习力或者看什么网页、看什么书之类的。就像昨天我看到的一个网页所说的那样,人们都知道在体育运动——比如篮球、足球、奥运会项目之类的,在这些方面人们都会有差距;人们知道在艺术——比如绘画、比如写诗方面,每个人之间都有差距;那么人们就凭什么相信在创意、洞察力方面——人们就会完全平等、毫无差异呢???!!!实际上,在创意、洞察力方面比我强的人——比比皆是。
所以,很多事情的真正原因——说出来其实是会伤人的。但是如果不说的话,我又会受到伤害——因为我的隐私会被侵犯、个人空间会被破坏。所以,我之前才说,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可以得了。
比如——
新闻媒体,新闻媒体的职责并不是对未来进行预测或者判断,而是对过去的事件、当前的事件进行及时、正确的报道。这就够了,我印象中新闻界有个很盛名的”普利策“奖。其实每个人将自己的目标定成类似的目标——或者说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他就是成功的。
比如公众里的搞营销的人员。其实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在网络上发表什么文章或建议,而是踏踏实实的业绩。如果一个营销人员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几亿或者几十亿,那么——他自然也是在他的领域里成功的。
比如公众里的搞投资的人员或者金融方面的人员,他们的任务同样如此——不是挑战我或者攻击我、也不是附和我,而是做好他们自己的业绩。比如股票,我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们所有的业绩(而不是单个业绩)能够在最近三年之内(2008、2009、2010)每年都跑赢大盘30%以上,那么他自然就会在投资圈内声名鹊起、广为人知。
比如公众里的搞学术的人员。这个就更容易了——学术是很专业的,我自己在这方面只属于菜鸟水平。但是,这个怎么说呢,我打个比方吧——咱们就假设设计手机是一门学术,实际上它也确实是。在电子领域——肯定会有很多这方面的学术权威存在,甚至是世界级的,他们的学术水平、理论水平确实很高,其他人难以企及。但是——现有的手机生产品牌——比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所生产的手机功能、款型差别很大。但是这些设计人员在学校里所学习的东西——我想大多数都是差别不大的,但是他们工作之后设计的产品有如此之大的不同,原因在哪里???!!!就比如苹果的产品,他的产品和现有的其他公司的产品——差别更大。这又如何解释呢??!!所以,学术也好、实践也好——都有其不同的适用领域,术业有专攻而已。
所以,我前段时间所说的东西——”专注“这两个字,其实很多人是做不到的;”洞察力“也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想当年,刘秀手下的一名大将,看到一个读书人在被一帮匪兵抢劫。这些匪兵看中了这个书生的衣服,非要扒下他的衣服抢走,这个书生的选择是——宁可死也不会让自己的衣服抢走。刘秀的这名大臣看到之后,就立即断定——这个书生是一个可用之才。后来,这名书生也成了刘秀的重要大臣之一。
但是,在我的隐私被人侵犯的时候,当我呼吁保护我的隐私的时候,当我为了保护我的隐私宁可辞了三份工作、对我的职业生涯造成很大损失的时候,究竟是有多少人仅仅就凭这个小细节——一下子就看出来我的为人、我的特质的???!!!这个问题,我不想自己做判断,而是你们每个人都自己思考一下你们在去年9月份、8月份时候的表现。实际上——我也看到了,最近确实可能是有些人在我的感情上——现在有些争执。那么我同样也让这些人思考下,舍弃掉表面的虚浮——比如我最近看的一个电视剧的女主角的名字、比如我喜欢什么样身材的女孩,单纯就看她们对我的态度——而且是在去年8、9月份对我的态度,其实我就可以做出选择了。是选择在北京、天津开始新的恋情?还是其他的选择?其实在去年8、9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我现在的抉择。
所以,专注于自己的事——把自己的生活、工作做好,而不是侵犯他人的隐私;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比如刘秀的大臣的做事方式——其实很多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只要他们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