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75 4
2011-05-22

哲学论辩之观点摘要之一、我的哲学观


       1哲学虽然追求智慧,是爱智慧。但哲学并不等于智慧。某些号称为智慧的东西,有可能是经过包装的空想、玄想、幻想,甚至是伪智慧、是反智的,例如老子绝智去机的观念。
    我认为:真正的智慧应该是具有可行性、实效性的认识,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或成功的认识,从而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的认识。哲学也许可以为之提供某种思路、助力,但却未必就等同于智慧。
    黑格尔说:生活之树常青,而理论则是灰色的。智慧应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既能时时从生活之树中汲取养料从而使自身可以与时俱进,也能把思想变成物质、用理论来改造世界、推动事物或人类的崇高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智慧和通达智慧的思维路径是不完全一样的。哲学试图提供的是通达智慧的可能路径,而非智慧本身。
       3、用智慧来界说哲学,本来就是原始的、朴素的、粗陋的。
       4真正的哲学固然基于科学、合于科学。但真正的哲学是源于科学,又高于科学的。
       5、我是哲学爱好者,没有太严格的师承关系,对定义之类的不是太在意。我认为对的就坚持,不完善的就改进。只有能够说服自己的,才拿来与别人交流。说服不了自己的,我就存而不论。
       6、如果我们的认识不诉诸科学和实践,而是诉诸某种成见和论断,甚至诉诸某种信仰,那么就永远只会各是其是而无法自见其非,从而无法推动认识的真正发展、实践的真正成功。
       7、据说,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对老师讲的任何知识都有些怀疑,也就是说都不太相信,总想以更好的方式去证实……或者证伪,结果他的学习成绩也就一塌糊涂。后来,他在一次长途旅行中做了一次反思,觉得按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是既无法证明其正确,也无法证明其错误的,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较好的办法是,先假定书上的知识是对的,看看能从中推导出什么结论来,只要看上去结论还合理,就一律加以接受,等待将来的适当时候再来检验它们是否正确……后来,他终于证明原来的某些知识,只具有相对的正确性,更精确的世界图景要由他的相对论来加以说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2 16:23:20
  
  1、这里所谓的哲学,没有离开过程,但过程在事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意识的假设与虚构中,所以基于这种不存在的过程上的知识,是无法成立正确性的。
  2、哲学不可能来源于科学,而是恰恰相反,科学是从哲学分离出去的,任何已经形成体系的已知知识,不管其原来是不是哲学问题,必然要脱离哲学而单独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哲学只针对不能回答或无法证明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2 16:23:36
  
  1、这里所谓的哲学,没有离开过程,但过程在事实中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于意识的假设与虚构中,所以基于这种不存在的过程上的知识,是无法成立正确性的。
  2、哲学不可能来源于科学,而是恰恰相反,科学是从哲学分离出去的,任何已经形成体系的已知知识,不管其原来是不是哲学问题,必然要脱离哲学而单独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哲学只针对不能回答或无法证明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3 00:4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3 23:06:08
我同意楼上两位的说法,楼主很有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味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